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论现代学校制度宽容功能的凸现——我国学校制度功能性缺失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1-27 11:45

  本文关键词: 学校制度 功能缺失 宽容功能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关于学校制度的本体功能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盲点”。人们对学校制度功能的模糊认识 ,使我国学校制度在功能上产生缺失的状况。现代学校制度具有宽容的本性 ,充分发挥现代学校制度的功能将使我国学校制度中出现的“两难选择”得到消解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of school system has been a "blind spot"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ducation. Fuzzy recognition of school system function, make our school system the lack of function. The modern school system has the nature of toleranc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modern school system will make our school system in the "dilemma" diges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吉林长春邮编130022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 ,人们对学校问题进行分析时常以一种“黑箱”的思路进行思考 ,即仅从学校的输入变量 (学生 )和学校的输出变量 (受过教育的人 )两方面进行分析 ,而忽视对学校制度及学校制度本体功能问题的研究。有关对学校制度的本体性研究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校内部的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吉忠;论现代制度的宽容功能——现代制度的宽容本性与自由秩序的形成[J];哲学动态;2000年07期

2 麻美英;规范、秩序与自由[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孙鹤娟;;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何忠华;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2期

4 张传燧;;古代书院传统及其现代大学借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5 贾珍;加强“情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重要环节[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金凯;关于当前生态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江国华;当代中国权力秩序的反思与重构[J];河北法学;2005年10期

8 明航;关于教育的教育性思考——兼论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之比较[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薛晓阳;德育文本:问题与品质的追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胡玉鸿;试论法学教材的编写目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宏良;余金成;;自由与秩序互动共存: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规定性[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夏玉珍;中国社会规范转型及其重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友超;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根洲;二战后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目的的演变对科学教育内容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论初;教师教育中学科自封闭现象及改进之原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雷绍业;论道德素质及其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华;中学语言教材范文编选的文化视野[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7 霍江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8 杨栎;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9 任海宾;论教科书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中仁;我国新时期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历史、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存洪;;学校制度建设应处理好几对关系[J];中小学校长;2011年07期

2 魏留锦;杨世英;;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略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09期

3 顾明远;;学校制度亟待研究改革[J];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4 倪小敏;勾月;单中惠;;21世纪第一个十年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5 赵敦敏;;择校根源并非优质教育供给不足[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6 方玉芬;;近代国人出国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李灿;;林语堂教育理想的审美倾向[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包聪会;;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苹;;美国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黄学溥;;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几点认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桂生;;略论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以今度古”现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阎国华;;试论李Xh实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程方平;;《尚书》与古代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张礼永;;重新认识葛雷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李协京;;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8 金忠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许成人;;徐特立领导中央苏区教育工作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叶存洪;;试析苏区教育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立新 阳明;宜宾县 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N];四川政协报;2009年

2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实验小学 范里;上学不等于受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从统一学校到统一市场康永久[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顾云虎;“越位”的当然与“缺位”的漠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记者 沈洁;“关于教育那点事”让社会各界都知道[N];嘉兴日报;2011年

6 河北保定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王淑英;科学发展树百年育人风范[N];保定日报;2011年

7 ;教师能否坐着上课[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老大”,,别不把教育当回事[N];发展导报;2000年

9 大连育文学校校长 韩雪梅;育人与教书[N];大连日报;2010年

10 北京市教科院 张理智;用文化的眼睛看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瑞;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学校制度化生活中的德育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凤君;学校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及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任丰;学校制度的道德审视及其改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刚;学校团队学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健;X小学教师文化现象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敏;教师反学校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德维;和谐校园视域中的制度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赵亮;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支慧;新制度主义视野下学校委托管理的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倩;薄弱学校转型中的教师文化现状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8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68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