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聘任制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7 16:53

  本文关键词: 教师 聘任 义务教育阶段 教师聘任制 出处:《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甚至国家的未来。我国正处于从入学机会公平向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发展过程中,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中,教师资源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办学条件,教师资源的均衡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但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现有的教师行政任命体制等原因,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校与校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导致受义务教育的不平衡。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择校主要是择师。要使学生不流动,首先教师要流动,并要合理、良性流动,走向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本文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在盘锦市多年教师聘任制改革实践基础上,力图为我国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聘任制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Abstract]:Compulsory education as the basic stage of education has a pivotal position,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from fair access to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balanc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eacher resources can be sai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running a school. The balance of teacher resources is the key to the balanc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but due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mbalance between the region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impact of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the existing administrative appointment system of teachers, there are hug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llocation of teachers' resources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schools is also very uneven. Teachers are the first resource of the school, the choice of school is mainly the choice of teachers. To make students do not flow, first of all, teachers should flow, and should be reasonable, good flow. Towards the equalization of teacher resources alloc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of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reform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many years of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reform practice in Panjin City. This paper trie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ode of teacher appointment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国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9年05期

2 ;实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1999年Z1期

3 孟宪法;由教师挨“唬”说开去[J];基础教育;2004年11期

4 周扬洲,刘纪果;教师聘任制的新招从“包办婚姻”到“自由结合”[J];中小学管理;1994年12期

5 杨念鲁,,谢安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分析[J];中小学管理;1996年10期

6 汪君民;龚腾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权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刘存革;;对教师聘任制的再思考[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8 宋凡金;黄静;;高校聘任制改革下的教师法律地位审视[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周霁野;;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10 彭文怡;;有关办学的十个问题(四)[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伟;张和平;;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昌伦;;浅谈对弱势群体的公共政策支持[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3 刘振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途径初探[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闫建璋;黄育云;;发展教育产业是一场教育革命[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方天正;;学习新《课标》 构建新理念[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6 陈盛林;沈周全;陈松林;;浅谈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阎玉平;;化学教学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的策略[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8 东北师范大学课题组;;长春市中小学择校生的成因、问题及对策研究[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四)[C];2000年

9 杨守疆;;小学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渗透[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10 程小芳;;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袁京;党校系统将试行教师聘任制[N];北京日报;2011年

2 胡博理;义务教育阶段逐步推行“一费制”[N];河北日报;2004年

3 ;教师聘任制 怎样做得更好[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记者 杨天闻 通讯员 张敬伟;长治义务教育阶段明年杂费全免[N];山西日报;2004年

5 记者 李让恒;湖南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助学力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华东师范大学 陈永明;发达国家是如何实施教师聘任制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于忠辉;教师聘任制:戴着“镣铐”跳舞[N];中国社会报;2004年

8 记者 华卫列;家长也得透口气[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张维平 马焕灵;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侵权行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通讯员 刘海根 本报记者 王绍雄;老师只盯成绩 学生睡眠不足[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陆平;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华忠;行政化与自主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君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福建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国成;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及模式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肖兴安;中国高校人事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迪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聘任制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赛赛;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 加强高校教师权益保护[D];山东大学;2010年

3 郭晶晶;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十年盘点与省思[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俊蕊;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吕俊蕊;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莫德辉;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我国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颜循泽;广西普通中学实施教师聘任制的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谢诗琳;农村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洪珍;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前提条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刁洪涛;试论上海市中学教师聘任制中的若干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68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68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6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