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学校组织观及其当代意义
本文关键词: 杜威 学校组织观 民主 社会雏形 社会生活 人本管理 出处:《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学校组织观是人们对学校的根本认识和看法。杜威以民主为核心、社会雏形为边界、社会生活为纽带、人本管理为特色,形成了他独特的学校组织观。杜威的学校组织思想有利于人们反思“二元等级”的学校组织制度,重新认识学校的特殊性和特殊使命以及人本管理在学校组织管理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chool organization is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and view of the school. Dewey regards democracy as the core, social embryonic form as the boundary, social life as the link, and humanistic management as the characteristic. Dewey's thought of school organization is helpful for people to reflect on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system of "dualistic level". Re-understand the particularity and special mission of school and the urgency and importance of humanistic management in schoo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04JYB007)研究成果。
【分类号】:G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斌;朱永新;;杜威“教育即生活”本真意义及当代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2 蒋璐;;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张焰文;;探析《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教育的社会功能[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4 李贞瑾;;论杜威的经验课程观[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5 姜彩燕;;鲁迅与杜威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海艳;;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何嘉;;杜威与弗莱雷论教育与社会变革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3期
8 汪明春;;课程目标: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杜威教育目的观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9 肖菊梅;;杜威的教材观:理论基础与实践应对[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涂诗万;扈中平;;超越知识与活动的二元对立——杜威教学思想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斌贤;;近十年杜威研究的新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程方平;;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颖;;蒋梦麟教育思想探析——兼谈蒋梦麟与杜威教育思想之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巍;;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何成刚;;杜威教育学说与蒋梦麟的学校历史教育革新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9 杨乔清;李阿利;;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与生活思想[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子桐;杜威与现代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杨捷;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胡乐乐;热衷现代教育理念不该忘记杜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单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国(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张树伟;我们为什么需要补读杜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上海 李勇;教育也可以等于“挑葱卖蒜”[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丁永为 胡根林;杜威的课程哲学说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闫学;教育“方程”的一种解法:以实用来回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王冬桦;杜威在苏俄遭遇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单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国(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2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庞庆举;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永;西方教育学知识形态演进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07年
9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倩;培养智慧:杜威课程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1年
2 叶春英;杜威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吴继维;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迎环;人之解放——杜威教育哲学的批判性旨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永聚;杜威实用主义评价观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6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肖卫兵;杜威课程论的后现代意蕴[D];苏州大学;2004年
8 李灵;杜威教师观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肖奕;杜威与美国教育的实用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肖明全;论杜威的课程理论及其现代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3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9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