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14起学校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分析
本文选题:伤寒 切入点:副伤寒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 了解学校发生伤寒、副伤寒重大疫情的原因及其流行因素,为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统计和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各地、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报告和学校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调查处理报告。结果 1996~2002年广西共发生14起学校内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其中甲型副伤寒11起,伤寒2起,甲型副伤寒和伤寒混合流行1起;发生在大专院校3起,高级中学3起,初级中学8起;农村10起,城市4起。各学校学生罹患率1.9%~31.1%,平均10.3%,教职工平均1.6%,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行时间最短15 d,最长115 d;传播途径水型11起,食物型3起。每年5~6月和10~11月为流行高峰期。学校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状况恶劣,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疫情迟报、误诊和缺乏预警机制是疫情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伤寒、副伤寒已成为广西各级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采取标本兼治和针对性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epidemic factors of severe epidemic of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in schools,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disease control. Results from 1996 to 2002, there were 14 cases of severe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in schools in Guangxi, including 11 cases of paratyphoid A and 2 cases of paratyphoid fever. 1 case of mixed epidemic of paratyphoid A and typhoid fever; 3 ca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3 cases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s, 8 case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10 cases in rural areas, There were 4 cases in the city. The incidence rate of students in each school was 1.9%, with an average of 10.30.The average number of teachers and staff members was 1.6,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1), the shortest epidemic time was 15 days, the longest was 115 days, and the transmission route was water type 11 cases. There are 3 cases of food type. The epidemic peak is from May to June and October to November each year. The drinking water of school is sanitary, the food hygiene condition is bad, the rate of harmless disposal of feces is low,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s reported late, the misdiagnosis and the lack of warning mechanism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outbreak of typhoid fever. Paratyphoid fever has become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Guangxi schools at all levels, especially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G478.2;R51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存;;柴达木地区某中学初中生视力低下3年追踪结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2 胡菡琼;杨其法;项橘香;郑双来;金顺亮;李飞;;杭州市余杭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洗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3 张维利;;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探讨[J];中外医疗;2010年06期
4 张锦菊;沈渊;王雅娟;顾清维;;普陀区小学新生视力不良调查与对策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年01期
5 朱立婷;梁筱璐;于惠娟;;2010年大连市沙河口区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2012年06期
6 史继新;张文增;冀国强;张松建;;北京市顺义区两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控制效果评价[J];首都公共卫生;2010年02期
7 陈蕾;汤庆娅;阮慧娟;沈秀华;;上海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8 王文一,黄慧理,赵佳,徐伟杰;某高级中学住宿生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9 姚经建,夏红,屠月珍,孙兰,沈水仙,罗飞宏;上海市闵行区中学生肥胖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方案探索[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10 董芹;罗雅丽;;注意口腔卫生 防止龋病发生[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姝;高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君,罗天永,梁耀东;贵阳地区伤寒和甲型副伤寒606例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何平,田克城,潘忠伦,欧建中,周俊;水源污染引起的甲型副伤寒暴发[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年04期
3 陶沁,何平,谢阳,潘家秀;贵州省1951~200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原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9期
4 申金玉,廖亚平,孙勇;甲型副伤寒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4期
5 林玫,唐振柱,董柏青,曾竣,王鸣柳,李翠云,龚健,梁大斌;1993~2002年广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3年04期
6 李波,蔡远芳,刘玉琴,班忠忠;小儿甲、乙、丙型副伤寒43例临床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袁荣枝,张振开,陈伟;1999年桂林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J];华夏医学;2001年02期
8 张慧芳,朱碧红,李庆兴,李骥;温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02期
9 荆庆;;伤寒和副伤寒防治近展[J];临床医学;1978年03期
10 谢丹;蔡瑞锦;庞永诚;;血必净注射液佐治伤寒、副伤寒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保栓;;种蛋雏鸭瘫症诊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胡晚霞;杨守平;郑建敏;黄志贤;;老年戊型肝炎误诊为副伤寒1例[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孙越映;;一例副伤寒伴多脏器损伤患者的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简王华;;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旅游协作探讨[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熊符;孙曼娜;娄季武;张新华;周玉球;蔡稔;魏小凤;商璇;徐湘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磨长英;唐振富;陆月兰;林克宁;焦立纬;陈伟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7 ;广大群众签名反邪教——广西壮族自治区“反对邪教,保障人权,百万公众签名活动”情况[A];邪教的本质、危害及治理对策——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二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罗兴建;肖邦忠;邓学英;张建华;;一起伤寒副伤寒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严提珍;蔡稔;莫秋华;朱东林;欧阳鸿;黄丽华;赵明光;黄芬;李丽艳;梁昕;徐湘民;;广西壮族自治区葡萄糖-6-磷酸酶脱氢酶缺乏症的发生率及其全面分子鉴定[A];中国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郑远芳;农人明;唐振富;陈伟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商会发展报告[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莫雪;广西罗城副伤寒疫情原因查明[N];健康报;2010年
2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闫梅英 阚飙;喝不洁水患了副伤寒[N];健康报;2010年
3 吕志旺;这鸽得了副伤寒[N];山西科技报;2001年
4 邵芹 王志海;犬副伤寒的诊治[N];中国畜牧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庞革平 谢建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 南新经济通道应上升为国家战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马雁飞 王晓媛;熊维平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7 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增选副主席名单[N];广西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红 陈锴 陈颖婕;出台新规修正旧法 保障我区快速和谐发展[N];法治快报;2011年
10 郑延平;“犊牛副伤寒”的防治[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树坤;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遗传多样性、克隆扩散和传播控制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莫再美;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3 刘爱新;网络化市场中介:近代广西经纪业(1885-1956年)[D];厦门大学;2008年
4 唐善茂;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侯宣杰;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陈炜;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D];四川大学;2006年
8 高占盈;南越国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9 黎瑛;权力的重构与控制:新桂系政府行政机制和政府能力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佳;桂林市伤寒、副伤寒疾病发生的地理因素分析[D];桂林工学院;2008年
2 岳现超;清代广西社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红红;近代桂东南商品经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袁春力;广西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物流发展模式选择[D];广西大学;2008年
5 莫六部;广西工业化进程中的科技进步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6 甘振中;乡村旅游企业目标市场定位[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唐长菁;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休闲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刘焕云;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广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小兰;广西烟叶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佃江;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0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65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