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与建构

发布时间:2018-03-28 21:32

  本文选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切入点:智力资本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摘要】:校本人力资源是学校拥有的智力资本 ,是学校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学校的管理者应树立现代人力资本观念 ,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建立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及运行机制
[Abstract]:School-based human resource is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wned by the school and the foundation and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The school manager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modern human capital and master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stablishment of School-based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7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宗发;从电力企业职工素质状况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苏国红,杨善祥;高校教师创造力保持与激励机制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方承武,徐虹;管理理论的演进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汤法远;;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及其强化对策——基于执行人员视角的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何世权;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6 方志蓉;论期刊社激励机制的建立[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7 孟雪梅;略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1年02期

8 裴春秀;企业人员退出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9 李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10 李维华,曾宪林;员工人力资本经营的内容与策略[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东奇;企业产品创新力形成要素系统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2 李俊霞;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彭平;评价中心的测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王卓;虚拟团队管理理论与创新[D];天津大学;2003年

6 白彦壮;公共管理部门员工满意度与激励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吴三清;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及方式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杨野平;干部队伍素质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蓉;广东粤财信托投资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徐进;《案例》:SFH公司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变革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李志平;《案例》:YD公司——制度创新引导员工培训走出困境[D];暨南大学;2000年

4 姜志刚;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5 赵亮;企业离职现象研究——IPSH激励机制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于珍;中基纺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7 苏丽;成都市武侯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8 韩春利;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现状分析及运作模式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9 温文全;《案例》:广南进出口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10 廖卫君;《案例》:GLD软件公司:成长的烦恼——小公司如何获取竞争优势[D];暨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洪义;;开辟校本教研新思路[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2 刘映娟;;构建校本研修的生态园[J];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23期

3 ;校本德育创新论坛 德育经验的盛宴[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4 曹佩德;马林妹;;创新教师发展之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9期

5 李伟;;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策略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6期

6 黄静梅;;校本德育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向性议题——2010’校本德育创新论坛综述[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7 顾志跃;;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2011年14期

8 张莉;;以学生发展为基础 构建校本心理课程[J];大众心理学;2006年10期

9 左学明;;浅谈初中校本资源库的建立[J];学周刊;2011年19期

10 以斌;;开展区本研修 促进教师发展[J];广西教育;2011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筠;;同伴教练——一种经济实用的校本教研方式[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容礼;陈敏婷;;《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校本教研》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容礼;陈敏婷;;《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校本教研》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陈敏婷;;打造学科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王秀茹;;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继亨;;在反思中充实 在反思中前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王东水;;网络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9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黎小兰;;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浅析民办学校校本教研[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教科院 顾泠沅 杨玉东;校本研修的有效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于荣华;校本“热”的冷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敏敏;四川省民族地区省级校本研训基地校 经验交流会在西昌四小举行[N];凉山日报(汉);2009年

4 孙永建;2010年邯郸教育精彩展望[N];邯郸日报;2010年

5 中山区教育局 周振江 本报记者 于洪全;教师高地是这样筑就的[N];大连日报;2010年

6 潘裕民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在共同体中找到成长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邯郸“校本革命”推进教育事业上水平[N];河北日报;2010年

8 林爱春;立足校本 以研兴教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海南农垦报;2007年

9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潘裕民;倡导基于共同体的校本研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龚华明;重视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N];经理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英姿;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峰;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飚;激励策略在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建耀;指向应用性学习的校本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新颖;成功与挣扎[D];江南大学;2009年

6 夏新斌;从政本到校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军强;校本管理组织视角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邓友超;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香玲;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8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678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