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家办学问题的思考
本文选题:教育家 切入点:校长 出处:《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摘要】:提倡教育家办学,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提倡教育家办学首先要培养大批教育家校长。要通过完善校长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加强学习培训、健全校长考核和评价制度等促使校长成为教育家。
[Abstract]:Advocate educator scho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dvocate educator to run a school must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educationalist principals first.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mechanism of principals,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training, and perfect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principals, so as to promote the principal to become an educator.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淑珍;;船过水无痕[J];辽宁教育;2006年04期
2 王彦;;教育家的梦想和追求[J];广西教育;2010年14期
3 肖民;;“总校长”的官气[J];师道;2003年06期
4 别敦荣;校长应是全面发展的人[J];中小学管理;1988年04期
5 刘欣;;校长要有成为教育家的抱负[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9年02期
6 别敦荣;;论教育家校长的素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21期
7 ;教育家办学与校长的使命[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年02期
8 李金初;;论教育家办学及校长教育家的办学使命[J];中国教师;2010年09期
9 康万栋;时代呼唤教育家[J];中小学管理;1998年09期
10 康万栋;中小学校长应努力成为教育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贤平;;假如我是校长(演讲稿)[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晓娟;;培育中国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莫文;皮婧;;摩梭中学生性格状况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肖川;;校长的职责与境界[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付广丰;;浅谈校长正职与副职的密切协作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6 杨树新;;校长是学校的灵魂[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 朱驰;;谈新时期校长的办学素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8 孔棣华;曾桂华;;教师对校长优秀品质的期望[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9 左天玖;;试论如何塑造校长形象[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朱冠舟;;教育与市场[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湛;“教育家办学”感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教育部总督学顾问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湛;教育家办学:校长的角色、使命与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浙江省杭州师范学院 周俊;教师“转会” [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初中校长 孙建清;校长要学会感激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山东省胶南市大珠山镇中心小学 刘润清;暖人心窝的“校长寄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鲍东明;谁识校长愁滋味?[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操乐发;校长,请善待这些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 朱华忠;校长管理的六大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校长需要哪些培训[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年轻校长的“履新宝典”[N];中国教师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瑶;教育家研究与未来教育家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卓然;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影响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颖彦;四川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特质的探索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蕴博;中学生希望特质两种干预方案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洪华;校长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石一;校长的行动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姜宁;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夏禄祥;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高永勇;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99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69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