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生活事件 切入点:应对方式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5期
【摘要】:目的 :研究大学生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山西省境内 5所高校 1 90 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分别为 4 .690± 2 .0 1 7和 4 .2 0 4± 1 .943 ;个体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与个性心理、行为习惯、学习状态、家庭影响有一定相关关系 ;负性生活事件频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相关关系。结论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多种因素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ping styl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encounter negative life events.Methods: the negative life events scale, coping style scale and related factors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191 college students in 5 universities in Shanxi province.Results: the scores of positive coping and negative coping were 4.690 卤2.017 and 4.204 卤1.943, respectively.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influence and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negative coping style.Conclusion: coping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原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原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太原030001
【分类号】:G47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2 郑延平,杨德森;中国生活事件调查——(一)紧张性生活事件在正常人群中的基本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6期
3 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马登岱,赵贵芳,杨杰,孙良民;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杜玉凤,李宇彤,魏素丽;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的防御方式比较[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3 朱云霞;重庆师范大学1274例健康体检调查分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涛;李祚山;;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陆秀凤;沈国梅;孙岳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重庆医学;2006年15期
6 赵冬梅,刘冬梅;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差异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 徐爱军;对干部科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J];当代护士;2003年07期
8 龙远美;;负性情绪诱发病情变化相关因素的分析与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2006年02期
9 陈锦华,安卫国;生活事件应激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1期
10 傅敏,吴敏生,翁晖亮;功能性胃肠障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常发伟;马亚平;林源;;中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弘;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许小冬;竞技信息及优秀选手对竞技信息的处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朱国锋;船长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8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林建强;下腰痛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沈鑫华;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学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颖哲;小学生在与同学冲突情境下应对方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2 郑延平,杨德森;生活事件、精神紧张与神经症[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3年02期
3 张明园,樊彬,蔡国钧,迟玉芬,吴文源,金华;生活事件量表:常模结果[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年02期
4 赵靖平,沈其杰,郑延平;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2期
5 刘破资,杨玲玲;十二指肠溃疡男性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4期
6 姜乾金,黄丽,戴阳;浙江淳安小学生流行性癔病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4期
7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刍议大学新生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2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3 刘亚茹;刘丽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4 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5 肖浩杰;李广全;;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6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7 蒋燕宾;;基于大专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8 赵林;;中学生早恋的多种状态及应对方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9 吕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10 刘凤娥;梁雪娇;李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与教育对策——基于心理压力系统理论的视角[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及自我效能感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朱志梅;吴远;;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陈玲丽;刘文;;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对大学生消极情感、社会抑制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侯淑晶;李春光;解亚宁;张小远;肖蓉;;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初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许慎;;初中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春花;谷传华;赵海灵;;中学教师社会创造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申艳娥;;正、负性压力情境下教师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王加强邋范国睿;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北京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夏s⊥そ≌韵薄≈旌,
本文编号:1701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70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