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督导:构建新型学校管理保障模式
本文选题:学校管理目标 + 学校发展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5年22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
【分类号】:G47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春玲;;我国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张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环节问题诊断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3 王健;班级非理性管理初探[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张蕾;小学生人格双重化倾向及其学校归因[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彩霞;转型领导与组织聚变的关系及其在学校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梁毅;探寻学习型领导——一项关于中学校长的质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俊霞;“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及其效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阮红芳;批判反思型校长培训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水玲;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立中小学组织变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玲华;山西省普通中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罗淑珍;论高等学校教育的新任务[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谭晓林;湘西民族地区县镇普通高中校本教师培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丁正午;普通高中教师校本培训调查及反思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益群;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健;;学校管理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J];教书育人;2011年02期
2 沈健;;学校管理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J];成才之路;2009年34期
3 夏天林;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J];文教资料;2005年27期
4 解安新;葛金国;;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与伦理性[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3期
5 解玉良 ,高牧原;科学管理是教育成功的关键[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08期
6 冯宇;;非物质激励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马靖芳;胡利娜;冀雪超;;影响教师对学校管理目标认识水平的因素[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6期
8 代云珠;;论管理优化对促进教师发展的支持性意义[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2期
9 黄兆龙;;论现代学校管理基本要素的构成特征[J];教学与管理;1992年03期
10 代伟;;学校管理中的人文因素[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子权;;增强学校发展力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高群;;民办学校发展的自我瓶颈[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薛宝库;;民办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4 储朝晖;;返本开新实现学校持续提升[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5 张素明;;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王录会;;让师生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到校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五十年代接办私立学校问题的例证——与《近代私立学校发展的反思》作者商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石变玲;;经营好民办学校的办学资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朱小蔓;;提升校史研究质量,服务学校长远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10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兴代;办学新理念:学校发展的生命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冯涛 杨利超;“穷省能办大教育”[N];云南政协报;2008年
3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局长 韩涛;学校发展掌控主动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孙利华;市领导帮助薄弱学校发展[N];洛阳日报;2006年
5 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 金哲民;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上)[N];东方城乡报;2009年
6 ;品牌创建需要教师参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覃兵邋刘铁芳;奠定学校发展的精神起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胡国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寻求学校发展新突破[N];闽东日报;2009年
9 李建伟 本报记者 苏兴全;静心练内功 潜心谋发展[N];眉山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夏凤莲 张文波 罗芳洲;崇孝·尊生·重道[N];孝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瑛;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娜;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桂琴;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下非行政性组织的创建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奇;论学校品牌形象塑造[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菁菁;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新;培育文化特质,推动学校发展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5 童康;学校发展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章扬安;学校发展的要素及其优化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陈枚珠;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邓晶;学校效能提升的框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杜德安;学校发展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吕双;学校发展的系统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7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777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