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农村寄宿制学校 + 课余生活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2期
【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新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界同仁通过实践经验与理论分析,就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Abstract]:After-school life of students in rural boarding schools is a new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oarding schools, which is concerned by all walks of life. Throug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cademic colleagues have made some useful exploration on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after-school life in rural boarding school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fter-school life of students in rural boarding schools.
【作者单位】: 中央教科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
【分类号】:G471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张巧念;教育情境与情境教育[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4 邓友超;论当代解释学观照下教育情境的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李建华,李丽红,曾]/;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邬志辉;;论教育实践的品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7 陈伙平;家庭早期情感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探究[J];教育评论;2002年05期
8 黄俊兴;情感教育与学校管理[J];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9 董树梅;;影响城市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原因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年04期
10 周家骥,顾海根,卢家楣;情感目标和评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培芝;;做自己精神领地的国王——教师如何摆脱“忧虑症”的困扰[J];山东教育;2005年32期
2 燕建志;教师的责任[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3 赵俊体,赵俊恩;放飞风筝抓住线[J];中小学管理;2000年11期
4 ;来信摘登[J];下一代;2005年Z1期
5 李醒东;赵燕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困境与改进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3期
6 梁晓;张智敏;;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基于当阳市、孝南区、阳新县、郧县的调查[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8期
7 薛囡;;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实现稳步转型跨越——吕梁市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情况调研[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李韧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补贴政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19期
9 高靓;;“减负”拦路虎不是学习是功利[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年Z5期
10 周光星;;孩子该玩什么[J];人民教育;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守纪;杨兆山;;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 提高儿童积极适应能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功能性转换及观念变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曹立人;陈艳;;高中生学习策略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安明;;中学生网恋——为伊消得人憔悴[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言;;改革教学管理 适应学生差异[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峰;兴庆区为农村孩子课余辅导“买单”[N];宁夏日报;2008年
2 程舒玲 姜强;白大营子学校注重丰富学生课余生活[N];朝阳日报;2008年
3 实习生 孔德立 驻普洱记者 李颜;营造学生课余生活“大氧吧”[N];云南政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马蕊 实习生 王亚妮;网游充斥孩子课余生活[N];榆林日报;2010年
5 白立峰 刘兰春 周万良;沧州 评价学生不再“以分为本”[N];河北日报;2005年
6 记者 赵志辉 周冬火;“灵动三点半”解家长烦忧[N];南昌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陈则周 通讯员 王征彬 严阵寒;让新疆孩子在福清放飞理想[N];福建日报;2011年
8 王 生;课“中”休息[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广西中小学生期待减负[N];中国信息报;2004年
10 王顺坤;引领无痕 关爱如水[N];中国教师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秀梅;进城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霞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时特林;贫困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白萍;初中生早恋情况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翟月;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小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奕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琳;电影角色在青少年积极发展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2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78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