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培训模式评估
本文选题:健康教育 + 艾滋病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摘要】:正我国在已发现的HIV感染人群中,15~29岁的青少年感染者占77.6%。在与AIDS的斗争中,青少年是主要生力军,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倍受有关部门的关注。我国政府已制定相应政策将其纳入中学的日常教育内容。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青少年群体仍未具备抵御AIDS所需的知识、态度和正确的行为。
[Abstract]:In China, the number of adolescents infected with HIV at 1529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77.6%. In the struggle with AIDS, the youth is the main force, and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the youth has been concerned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ur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policies to incorporate them into the daily education content of middle schools. Unfortunately, due to various reasons, adolescents still do not have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correct behavior to resist AIDS.
【作者单位】: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人口科学与技术系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人口科学与技术系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人口科学与技术系 常熟市教育局 常熟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分类号】:G4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叶汉风;利用基层计划生育网络开展校外青少年性病/艾滋病干预[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年08期
2 马迎华,张冰,宋逸,籍红,斯颀,季成叶,张芯,廖文科;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培训者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5期
3 李晓亮,李建华;参与性教学法在预防艾滋病培训班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1999年01期
4 许文青,何景琳,谢蕾;艾滋病预防参与式培训近期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姝君;李淑芝;白琳;胡瑞峰;;对包头市健康体检人群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红红,Ann B.Williams;参与式艾滋病知识培训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4期
3 方秋娟;潘晨;王瑞幸;叶寒辉;何瑞岚;;构建医本科艾滋病课程体系的认识与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王红红;云南省艾滋病护理师资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03年05期
5 张湘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2期
6 韦琳;王萍;覃彦香;;柳州市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年04期
7 方寄惠;;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8 冯琪;周庆芝;游丽琴;;在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01期
9 王彦茹;梁芳;;参与式教学在乌市少数民族护生艾滋病护理与职业防护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8年20期
10 冯琪;王倩;游丽琴;谢立春;程怡民;;针对服务提供者的现代培训方法及综合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Need Assessment of Life Skills-based Teachers' training in some provinces,China[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医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韩桂凤;徐守森;;体育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微格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远芳;参与式教师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爱民;教育:人类远离灾难的希望之窗[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绍慧;河北省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4 闫静弋;学校预防艾滋病不同教育模式效果评价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陈明惠;农村育龄人群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四川大学;2005年
6 罗琴;IEC技能训练对改善工读学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效能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雅西;北京市艾滋病专业护士工作内容、工作现状及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梁淑英;某县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D];郑州大学;2009年
9 胡苏珍;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亦心,于俊荣,齐惠敏,丛洪泉;河北省未婚青年生殖健康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年12期
2 李冬梅,查波,张戎舟,陈伟颖,沙神才;上海市1010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情况的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1998年03期
3 王菊芬;上海市流动人口未婚先孕妇女的性行为,避孕方法使用以及怀孕结果选择[J];人口研究;1999年01期
4 高燕秋;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J];人口研究;2000年06期
5 全国性病监测协作组;1999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年03期
6 徐莉,刘爽;对青少年性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和性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小羚,陈小健,李土荣,倪益友,阎建平,黄晓琴;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工作初探[J];中国校医;2002年05期
2 徐群英,袁兆康,吴磊,周跃平;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11期
3 张郁榕;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浅谈[J];中国西部科技;2003年04期
4 刘苹,韩云涛,何朝阳,黄莹,肖霞,王爱玲,姚世荣;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8年06期
5 刘代政,邱存大,王必友,李代银;中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4年03期
6 林渊清;集美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5期
7 李道莹,何小英;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张根华,张海芸,顾建华,陈增忠,杨丽琴;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培训模式评估[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9 ;认识·预防·关爱——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漫画[J];今日中学生;2005年17期
10 董闰云,于国庆;苏州大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强;周景春;;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探讨[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宗玉;;某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必要性[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冯国栋;庄伟;褚秀英;;健康教育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培英;毛京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何玉珍;;加强边镜地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胡攀;黄雷;白颉;;舟山远洋渔民艾滋病健康教育后行为学调查[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王宝贤;;浅谈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酉阳县各类人群艾滋病防制知识知晓度调查报告[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丽萍;晏廷亮;;曲靖卫生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施[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邹素灵;林文英;;北海市三中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开兴;关注妇女 抗击爱滋[N];汉中日报;2005年
2 阎红;校外青少年面对艾滋病更脆弱[N];健康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车喜韵;反对暴力关爱妇女[N];陕西日报;2004年
4 尚实;国家防治艾滋病督查组来皖检查[N];安徽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周永峰;遏制病魔 我们在行动[N];中国水运报;2005年
6 黄黎成 辑;禁毒与防治艾滋病[N];大理日报(汉);2005年
7 李克杰;艾滋病立法应“公”“私”兼顾[N];法制日报;2005年
8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锋;南非 防范抗击艾滋病[N];人民日报;2005年
9 记者 康磊;支持我省防治艾滋病国家下拨经费一千万[N];长春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何世文;关于艾滋病,,我们到底了解多少?[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耀强;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廖巍;海南省基层地区中小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效果评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3 杨凤珍;艾滋病元气虚损证机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郑振玉;我国西部地区劳教场所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练武;农民工生殖健康需求和服务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岩;烟台市居民健康与健康投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金亚莉;香港特别行政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高晓晖;武汉市中学生教育与防止艾滋病扩散的政策和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彭佳林;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行为干预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海平;银屑病激发因素的调查与防治对策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晓燕;山西省部分人群性病/艾滋病KAP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2 段冬梅;中专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游戏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英;卫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飞;扎根理论在健康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瑗瑗;河南省铁路流动人口艾滋病的知信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6 方恒亮;昆明市西山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7 魏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现况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8 曲鹏;对男性同性恋者预防艾滋病不同干预模式的效果及其比较[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董文兰;中学生生殖健康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10 洪霞;医学生艾滋病认知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2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83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