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新世纪教育的责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5-08 06:09

  本文选题:健康生活方式 + 健康生活方式教育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摘要】:新世纪对人们提出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涉及以下内容:营养与饮食卫生教育,运动卫生教育,防止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的教育,个人卫生教育,消费卫生教育,心理卫生教育,环境卫生教育,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等。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模式是一项需要国家关注、教育担负责任、正规教育系统与非正规教育系统共同支持的全方位投入的巨大工程,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规范引导,需要现行教育范式的变革。
[Abstract]:The new century has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for people to establish a healthy lifestyle. Education is shoulder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unshirkable. The students' healthy life style education involv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education, sports health education, prevention of smoking, drinking and drug abuse, health education, consumer health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The mode of health life style education is a huge project which needs the national attenti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joint support of the form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nformal education system, which needs the standard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policy level, and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aradigm.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捷;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新旅游及旅游规划更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周艳丽,刘秋玲;谈在“健康第一”指导下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转变[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3 钟祖荣;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的大力倡导及其生态意义[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王琪延;北京将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黄建年;图书馆生态学基本规律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5年01期

8 谭琳;全球化的挑战: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9 沈浩;杨君顺;;信息时代的产品设计环境[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10 韦世艺,丁小明;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反思[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玲;胡涌;粟俊红;张仕固;柳晓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概述[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粟俊红;胡涌;王玲;柳晓玲;张仕固;;高等教育中的生态问题探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马佳宏;蒋关军;;生态经济学视野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谢菊;;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责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邱硕立;论“科学—人文”整合体育观[D];四川大学;2001年

3 郭玉莲;长春市中高级知识分子参与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宫火良;河南省高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5 康翠萍;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校健康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周明明;长春市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郝树源;论我国的体育生活化趋势[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庹权;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静;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佩弦;_5世昌;;

本文编号:1860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860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2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