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管理外部支持系统的架构
本文选题:校本管理 + 外部支持系统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0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大伟;教师专业化取向与校本培训[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陈大伟;校本培训:走向自组织——校本培训动力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3 蒋菲;以校本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2期
4 肖川;论教师的专业成熟及其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代蕊华;对教师校本培训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周月朗;;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意义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7 刘鸿,曾山金;我国开展院校研究的若干策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何芳;校本评价之意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9 丁金霞;校本理念呼唤学校自我意识的觉醒[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10 刘尧,冯洁;中小学为何要开展教育科研[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雯;校本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校本管理实践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吕庆燕;东乡族自治县小学教师教学现状与培训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田秋华;校本培训模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缪剑峰;校本教育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熟境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肖全民;素质教育评价机制试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亢光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殷建华;中小学“校本管理”模式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艳;校本课程:概念必须正确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家贵;;实行校本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2 黄正平;;人本·能本·校本——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J];中学教育;2002年0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史德志;;校本管理的实践与思考[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陈晶晶;;试析校本培训管理问题[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杨启光;;英国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教育意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莎莎;中小学校本管理该怎么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叶莎莎;校本管理如何管出实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九俊;校本管理:一种本土化的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李军;香港学者眼中的校本管理与学校效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无锡育才中学 冯振德;人本管理和校本管理[N];无锡日报;2006年
6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石长林;西方“校本管理”探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熊丙奇;教改关键在于推进校本管理[N];上海科技报;2008年
8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熊丙奇;教改关键在于推进校本管理[N];东方早报;2008年
9 灌南县教育中心 周如俊;“六动”: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管理的策略[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程方平邋博士;校本教师管理:现代学校管理核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水发;我国发达城市学校领导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彦兴;美国校本管理实践的经验与教训[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军强;校本管理组织视角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雯;校本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校本管理实践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冯正华;校本管理的理念探讨与实施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炜;美国校本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6 彭晓映;校本管理:完善校长负责制的新视点[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夏新斌;从政本到校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庆文;校本课程管理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牛克;开放的校本激励管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余芳芳;校本管理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7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89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