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收费研究之误区:对三种物品属性的混淆
本文选题:教育 + 收费 ; 参考:《学术月刊》2006年04期
【摘要】:教育收费认识上的误区会带来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和冲突。研究教育收费问题必须从不同教育类别的本质属性出发。作为公共物品的教育,其资金来源于税收,理论上不应对受教育者收取任何费用;作为俱乐部物品的教育,因其存在排他性,对其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则是合理的;作为私人物品的教育,对其消费者收费是十分正常的市场行为。对作为公共物品的教育,通过开征教育税为其融资,政府应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决定教育的供给数量;对作为俱乐部物品的教育,应采取平均成本收费方式收费,防止垄断性收费的产生,政府应该加强教育收费的监督与管理;对作为私人物品的教育,边际成本收费是一种合理的收费方式,政府不应对其收费问题进行干预,收费高低完全由市场来调节。
[Abstract]:The mis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charge will bring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ees, we must proceed from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different education categories. As the education of public goods, its capital comes from tax, and in theory it should not charge any fee to the educatee, because of its exclusiveness, it is reasonable to charge certain fee to its consumers. As the education of private goods, it is a normal market behavior to charge its consumers. For education as public goods, the government should decide the quantity of education supp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different places by levying the education tax, and the average cost charge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education as club goods. To prevent monopoly charg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fees, and the marginal cost charge is a reasonable way to collect fees for private good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issue of charging fees. Fees are completely regulated by the market.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
【分类号】:G4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琳;;我国各省教育经费的聚类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2 郝文武;;再谈教育收费的几个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9期
3 ;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应“流转”起来[J];中国人大;2011年13期
4 刘志祯;;感谢《山东教育》[J];山东教育;2011年Z1期
5 庆年;;教育的党性[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6 张小坡;;均或不均:清末江南新式教育经费的城乡配置及其论争[J];史林;2011年03期
7 马少兵;;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分析[J];天中学刊;2011年03期
8 ;1994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J];中小学管理;1996年01期
9 郑小明;;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看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10 姜朝晖;;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独立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海曙;钟小红;;从源头上治理教育乱收费[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2 牛征;;天津教育投资改革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田丽娟;;突破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瓶颈[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沈百福;王红;;我国学费问题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国连;;教育税制在美国初建时遇到的矛盾与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张学敏;;教育投入的来源分析与运行机制探索——关于我国《教育法》相关条文修订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李自典;;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国家、社会团体与民众的互动研究[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熊筱湘;;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玉];;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20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蕾 袁飞;蔡达峰:对教育经费实行公开监管[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苗福生;教育经费的不同花法[N];中国财经报;2005年
3 李云清;我市积极探索教育经费集中核算新路子[N];乐山日报;2005年
4 诤言;教育经费:谁挪用处分谁[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沈百福;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N];学习时报;2008年
6 蒙文;内蒙古安排教育经费30多亿元[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7 通讯员 杨建光 袁帆;奇台“校财局管制”让教育经费实现“阳光运作”[N];昌吉日报;2009年
8 记者 蒋夫尔;新疆 欠拨教育经费须在月底前补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陈婉婉;教育经费4年补拨7.38亿[N];安徽日报;2009年
10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春辉;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会可;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唐斌;教育多元筹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小坡;清代江南公共教育资源筹措配置的历史地理学分析(1644-1911年)[D];复旦大学;2008年
7 刘军;抗战前十年湖北县级教育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跃;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及财政保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10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琴;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冯静;关于开征教育税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媛媛;强化财政转移支付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徐静;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夏松;教育经费投入的非均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丽君;教育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范娜娜;外来工子女教育经费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曹彦如;晚清新式学堂教育经费筹集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闫福甜;战后美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卫英;义务教育制度运行中的政府职责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08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008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