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论性教育权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8-06-13 08:05

  本文选题:性教育权 + 性权利 ; 参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摘要】:性教育权是和教育权、性权利、人权教育权、人权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基本区别的独特权利,人们正在逐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依然未能全面、深入地把握这一概念,更未能在法律层面真正地确立这一权利。性教育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以适当方式接受一定标准的性科学、性权利和性文化教育的特殊教育权利。确立性教育权将有利于改善落后的性教育现状,根除普遍的性无知现象,并最终促进性权利体系的形成、发展和相关人权的进步。确立性教育权需要遵守“客观、多元和批评的性教育”原则,以保证性教育权的适当性。确立性教育权这一工作也需要每个国家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来共同推进。
[Abstract]:The right to sex education is a unique right that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right to education, sexual rights,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and that there are fundamental distinctions. People are gradually recognizing its importance, but still fail to grasp the concept in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manner, This right has not been truly established at the legal level. The right to sex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right of special education which citizens enjo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o receive certain standards of sex science, sexual rights and sexual culture education in an appropriate mann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ight to sex education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x education, eradicate the universal phenomenon of sexual ignorance, and ultimate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uman rights related to the system of sexual rights. To establish the right to sex education, we must abide by 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e, pluralistic and critical sex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right to sex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ight to sex education also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each countr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法律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BFX004)
【分类号】:G47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娜;谁是玩偶——再读《玩偶之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杨雪云;;女性的网络表达模式及其社会学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张月萍;;浅析完全代孕的有条件合法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戴媛;;撑起一片天空——《磨砺》之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彭珍珠;;《尤利西斯》与社会性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刘昀;;徘徊在理智与情感间的女性主义者——从小说《爱玛》看奥斯丁的矛盾心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杨六荣;;走出房间意象的女性漂泊写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赵静;;重返伊甸园——《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与人性的复归之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李娜;;“在路上:何处是归途?”——反思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写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左文娟;;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偏见描述和尴尬定位——由一位母亲致媒体的公开信引发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珊珊;;绝望中的希望——浅析萧红短篇小说《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2 凌静;;潮汕女村官参政过程、特点和困难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方珏;;主奴关系与承认——论女性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萍;;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8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柳;;性行为越轨的边界[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张志华;张文;吴节;;产品的女性化隐喻设计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蓝光华;南宁市男男性行为队列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7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孙金菊;乡村回族妇女疾病与健康的人类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追坤;杨必译本《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翻译表现及其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吕莹莹;论毛姆的自由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凤仪;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樊秀秀;译者的性别身份[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维;论《紫颜色》中同性爱的拯救力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小苗;《欢喜冤家》中的性伦理思想探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超,侯宇;优先权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李宝奇;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系统重塑[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武秀英;法律保护公民性权利的应然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曹玮;;“婚内强奸”犯罪化立论、实践再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张阳;;对“婚内强奸”行为法律定性的再思考[J];中州学刊;2006年02期

6 王琪;;婚姻契约观下对妻子性权利的再认识——也论婚内强奸[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7 天山;;留守妇女状告打工丈夫索要“性权利”[J];蓝铃(打工妹);2006年08期

8 周玉珍;;我国在道德和法律上对性权利的忽视及对策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兴树;论法律权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10 高庆华;完善性权利刑法保护之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兴;;我国刑法对男性性权利保护的不足之处原因分析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雪梅;;关注儿童性侵犯[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史成礼;于成良;;女性性压抑与性役文化[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5 何培森;徐晓燕;;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问题的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6 常征;曹苏;;中国社会性演进的特点[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刘万福;;论“性”健康与民法保护——全国首例“性”权利胜诉案的思考[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8 储兆瑞;张伟新;;当前中国性学的敏感问题及未来的整体展望[A];江苏省性学会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肖汉强;;南海传统海疆界线是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曾宪纬;李娜;;论对网络儿童色情犯罪的立法规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司法室 廖盛芳;性权利宜入法[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记者 张玉琴 通讯员 任添才;金平法院审理首起性权利维权案[N];红河日报;2009年

3 邢晓东 阿计;男性性权利的法律真空[N];西部法制报;2005年

4 记者  王 鑫 通讯员  程敏莉;成都终审一起侵害性权利案[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男性未成年人性权利亟须保护[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吴兢;徐显明:平民的“人权使者”[N];人民日报;2005年

7 沈峰;男性性权利如此低贱[N];检察日报;2007年

8 ;男性性权利法律也该保护[N];法制日报;2005年

9 《方圆》杂志见习记者 陈志娟;男人也会被“伤害”[N];检察日报;2011年

10 卞建林;重构被追诉人主体性权利[N];检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拥军;性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 刘芳;中国性犯罪立法之现实困境及其出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光宇;农民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晓源;财产权视角下的宪政生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廖丹;作为基本权利的居住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道路;人权视野下的性权利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张永红;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D];安徽大学;2011年

3 刘国平;论未成年人性权利刑法保护的缺陷及完善[D];湘潭大学;2011年

4 张望朝;性权利的价值意蕴及法律规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吴东;农民工性权利保障初探[D];湘潭大学;2007年

6 李小鹤;集团性权利救济的法理与实践[D];湘潭大学;2004年

7 赵婷;婚内强奸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盛振宇;性权利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柳远;民法视野中的婚内强奸[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向明;论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3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013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