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有效校本研修“四部曲”

发布时间:2018-06-18 15:10

  本文选题:有效性 + 校本研修 ; 参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年12期


【摘要】: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教师培训的常态,要保持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开展有效校本研修,必须落实以校长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必须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和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必须遵循针对性、自主性、灵活性的基本原则;必须具有校本学习、校本教研、校本科研三个维度的物质支撑。
[Abstract]:School-based study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come the norm of teacher training. In order to keep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based training,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 To carry out effective school based study, we must take the principal as the dominant, teacher as the main body and school position; and the self reflection of teachers must be carried out. The peer mutual assistance of the teacher team and the professional guidance of the researchers must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ertinence, autonomy and flexibility, and the material support of three dimensions of school-based learning,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school-based scientif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湖北省房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分类号】:G4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梁秀清;陈宏友;;儿童参与课堂学习能力标准建设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任向东;;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赵海鹏;尚艳秋;;隐性课程的潜教育价值分析——以生物学教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7 郑文;;词汇石化现象与词汇习得的心理认知机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何更生;迁移机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琳;动态循环的英语课堂教学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民;;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陈德安;申国昌;;荀子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曹巧珍;宋阳;田霖;夏寅贲;;无线通讯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李懋;万伟平;肖平;;推进高、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策略设计[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闫伟;;制造“冲突”与转变错误概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胜平;;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讲授法的有意义教学[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廷刚;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松;自我调节学习中成就目标的动机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晓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冬梅;英语课堂动机激励教学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唐泽静;高中英语教师知识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爽;元认知干预技术加入生理训练对惊恐障碍治疗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鞠杰;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与情境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喜杰;关于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凤秋;多媒体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与传统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斌;;广东省中小学教学资源应用调查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2 朱连永;;影响校本研修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周华;;浙江省苍南县:追求网络教研的有效性[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5期

4 胡金凤;;基于“学案”校本研修的行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徐小为;;农村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8期

6 卢正芝;洪松舟;;研究教师有效的教学能力:为何与如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7 王专;龚元光;赵绪昌;;校本研修分层实施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12期

8 肖玉敏;;信息化领导力是校长专业发展的结构性要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6期

9 白宝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校本研修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10 李春华;;校本研修要重视运用课堂观察工具[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CTF050102——254调整后的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吴浩明;;校长持续性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7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陈顺森;张日f;;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有效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培斌;;校本培训是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雅;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黄晓玲;农村教师,何时才能自己解放自己?[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陈国平 魏为q,

本文编号:2035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035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