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7~22岁学生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视力 + 低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5期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7~22岁学生视力现状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近视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15 959名7~22岁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7~22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0.2%,女生高于男生,市区学生高于郊区学生,小学、初中、高中依次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睡眠时间、体育活动时间的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随着课业负担和近距离用眼时间的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睡眠时间达到8 h(OR=0.796),每周有3节体育课(OR=1.219)是学生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每天做作业时间超过1 h(OR=1.483)是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较高。应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isual acuity of 22-year-old students in Shanghai and its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myopia. Methods by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a total of 15 959 students aged from 7 to 22 years old in Shanghai were tested by physical health test and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detectable rate of poor eyesight was 70.2% in 7- 22 year old students in Shanghai, female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boys, urban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suburban students, primary school,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increased in tur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With the increase of sleep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time, the detection rate of poor eyesight of student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schoolwork burden and eye time of close distance, the detection rate of poor eyesight of students showed an upward tre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leep time of 8 hours a day was 0.796 hours, and there were 3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per week (OR1.219)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of poor eyesight of students, and the working time more than 1 hour per day was the risk factor of poor eyesight of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visual acuity in Shanghai students is still high. It is necessary to lighten the burden on students and ensure their adequate sleep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time.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
【分类号】:G478;R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玲;;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及其疾病谱的变化[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晓青;钟亚;张美玉;;上海市南汇区中小学生视力调查结果[J];职业与健康;2006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滔;初中学生身心健康调查量表的初步修订[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潘斌,吴梦奎;宁波市区初中学生近视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年02期
2 成艳华;黄隆英;刘国秀;;1985~2005年永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8期
3 杨汴生,何健,钟娅,李岚;河南省2001年高考体检学生合格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5期
4 汪玲;;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及其疾病谱的变化[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5 伍国典,张程立;青少年视力低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6 胡诞宁;近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宝;学生近视不容轻视 关爱眼睛刻不容缓——康春视力宝诞生侧记[J];医药世界;2000年06期
2 李玉东;晚上喝酒对视力有害[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996年02期
3 黄玲雄;821只1.0~1.2视力眼的屈光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4年03期
4 尚莲芝,张晓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15例[J];中国社区医师;1994年06期
5 郑立冬;有关视力的几点常识[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0年01期
6 包廷钊;关于“规范视力的检测和统计方法”与郑曰忠商榷[J];中华眼科杂志;2003年06期
7 文韬;影响视力的一些特殊因素[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4年07期
8 Morale S.E.;Hoffman D.R.;Casta.neda Y.S.;陈立军;;饮食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持续时间与视力的关系[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2005年08期
9 李玲;屏幕与视力[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0年06期
10 何志远,马胜生,梁纳;视力检查在临床上的意义[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欢粉;魏世辉;;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分析[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占志云;徐国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进展[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铭连;常永业;石慧君;;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10例临床分析[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邱怀雨;魏世辉;;轻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认识与对策[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高峰;王静波;陈美荣;;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眼急闭急性发作一例报道[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红;孙丹宇;刘丽娟;谷万章;;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的应用[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任骞;于华;张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的疗效观察[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韦企平;;Stargardt病和眼底黄色斑点症[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崔丽金;徐国兴;;维生素对白内障中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周国英;;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专家发现视力基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赵晴晴 ;患眼病后视力差怎么办?[N];健康时报;2003年
3 小新;了解视力基因 预防眼睛衰变[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新华;中消协警示:学生“第E镜”不能治近视[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5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李定国 孙可;远离“黑”视力[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记者 王俊鸣;美首次试植人工硅视网膜[N];科技日报;2000年
7 ;当心常用药损害你的视力[N];保健时报;2004年
8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常宾;小孩都是“远视眼”[N];健康时报;2006年
9 ;积极治疗青光眼遏制视力杀手[N];保健时报;2004年
10 包晓凤;近视的早期征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沈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评价[D];浙江大学;2002年
2 杨士强;周边视网膜视力对近视屈光度进展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3 李世宏;重庆主城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调查及手术对眼前节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4 李颖;老年原发性青光眼中心视功能与HRT-Ⅱ盘沿参数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贺春梅;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6 温莹;RGPCL矫正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分析及不同程度圆锥角膜长期配戴的观察[D];山东大学;2011年
7 单晓艳;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RP1基因突变及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8 徐进;实验性屈光参差影响立体视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9 刘丹宁;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灯;徐汇区小学生近视行为干预效果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2 郑海华;封闭式婴幼儿PL视力检测仪的试制与临床初步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3 岳志强;眼眶骨折病人视力损伤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万灵;闪光视诱发电位检查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预测[D];四川大学;2004年
5 陈艳;57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硅油或C_3F_8填充的近期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冰;左旋多巴对难治性屈光参差性弱视视力、色觉治疗效果的观察[D];青岛大学;2001年
7 李飞;视网膜血管疾病致玻璃体积血术后视力恢复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邹奇;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春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术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来坚;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视功能的长期随访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47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04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