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1 19:48

  本文选题:学校组织文化 + 维度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08年03期


【摘要】: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赋予学校文化以意义,全面理解和建构学校文化系统,将有利于探察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相关关系,建构理想的学校文化模式,创造适宜的学校组织氛围,同时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study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will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school culture, endow school culture with meaning, and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and construct school culture system, which will help to explore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related relations of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 ideal school culture model, create suitable school organization atmosphere,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系;
【基金】: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十一五”一般规划课题“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研究”的成果之一。(批准号:NGYG06100)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季诚钧;肖美良;;中外学校组织文化研究之比较[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潘孝富;秦启文;谭小宏;;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J];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纪生;;关于创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2 赵蕾;;构建和谐校园与加强思想沟通[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邱柏生;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4 滕勇;;试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 朱发仁;傅新民;;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实施校企结合[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6 刘开练;;浅谈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高校校园文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高峰;;论现代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任建波;谢志芳;;论合并高校精神文化的塑造[J];教育与职业;2006年27期

9 吴强;;浅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7年06期

10 贺代明;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缺失现象初探[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潘虹;传播学视野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慧琴;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教师素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史春媛;学校制度文化的解读与创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邓晶;学校效能提升的框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柳丽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艺华;湖南女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闫昕;学校物质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雪翠;师师合作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曲文弘;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发展问题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左明燕;中小学校长领导方式对教师组织承诺影响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孝富,孙银莲;中学组织气氛量表的编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2 赵琼;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唐京,陈卫旗;从“组织气氛”到“组织文化”——概念发展的逻辑[J];心理学动态;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洁;李盛楠;;自我概念研究的几个维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2 何绍芬;;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3 姚秋平;;六维启迪 快乐成长[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06期

4 楚旋;;系统论视角下的综合学校改进研究框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2期

5 杨炎轩;;学校组织伦理视角下的教师道德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9期

6 徐亮;罗婷婷;蒋玉梅;王亚琨;张进辅;;大学生母亲依恋状况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7 张海钟;胡志军;张万里;;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问卷调研报告[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10期

8 王蓓;苗元江;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及其相关研究[J];校园心理;2011年04期

9 廖伟梁;邓峰;钱扬义;周旋杰;吴过房;;初三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及其与化学学业成绩的关系[J];化学教育;2011年06期

10 周亚娟;梁宝勇;;无条件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幼穗;吉楠;;主观幸福感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成杰;;研究生满意度的现状调查以及提高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董朝辉;;大学生评价辅导员、班主任绩效的结构验证性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赵海燕;芮南;岳俊江;;双评作文题网上阅卷评卷教师评价标准维度的确定[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赖晓红;;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格、人际交往能力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美娟;;青少年人际依恋与网络交往关系的发展和差异[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曹妍;芮潇潇;;英美问责机制下教育增值法的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姜荣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农民选择与农民认同[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徐远超;吴大兴;龚勋;;大学生的乐观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的关系[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张瑞金 吕梁市泰化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N];科学导报;2009年

2 吴亚滨 德博诺CoRT<剑桥认知研究基金>思维训练体系中国区域首席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思维训练研究中心研究组成员;管理者要善于给思维拓荒[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记者 张莉琴;民办学校校长“充电”[N];泸州日报;2008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檀传宝;专业伦理建设是核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通讯员 程永健 YMG记者 沈文婷;开发区教师向专业化发展[N];烟台日报;2010年

6 德国波鸿大学哲学系 Birgit Sandkaulen谢永康 译;教育:人类实践的根本性事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陈宁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与教育机会均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起宏;文化、教育、经济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立皓;中德大学生智慧隐含理论的跨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立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契约形成、履行、破裂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茜;一项关于学校组织文化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英姿;学校组织文化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康德;教师专业发展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天红;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范轶清;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媛媛;独立学院兼职教师心理契约的维度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江帆;从TIV三层次视点考察我国教育技术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李荣波;3~5岁儿童良心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朝霞;图形组织器促进学习维度和理性思维发展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威士;大学生谦虚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49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049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