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1996级贫困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探讨
[Abstract]:SCL-90 Mental Health Self-Rating scale (SCL-90) and coping scale (SCL-90)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oor students (living on less than 100 yuan per month) among the 1996 freshmen majoring in TCM in our universi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psychosis and positive items of poor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norm, especially th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two factors of de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poor students. Taking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tems as the index of mental healt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oor students and non-poor stud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oor students in positive coping and negative coping, and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oping style. The average value of positive coping was higher in mental health patients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problems, while negative coping was the opposit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an value of positive coping among poor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分类号】:G4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玉芹;宋江艳;李惠萍;;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安徽医药;2009年06期
2 元小佩;;高职生应对方式、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张国华;佟秀莲;张彦云;;大学生社交焦虑形成因素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4 杜玉凤,李宇彤,魏素丽;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的防御方式比较[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5 冯永强;;社会支持与残疾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年03期
6 张涛;李祚山;;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吴梅娟;;产妇合并性病对产科护士的身心影响[J];重庆医学;2006年15期
8 赵冬梅,刘冬梅;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差异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9 张慧琳;李乐之;;心理社会因素对乳腺癌患者影响的研究综述[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06期
10 陈锦华,安卫国;生活事件应激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诚;;我国成年女足运动员比赛中应对方式特征与培养思路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罗跃龙;彭春平;廖永毅;;划船运动员赛前训练期个性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滕燕;周敏;姜乾金;;一线电力职工心理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玲;吴爱勤;;经前期综合症妇女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乾金;;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综述)——20年来对心理应激理论及其应用的探索[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郝丽;;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弘;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许小冬;竞技信息及优秀选手对竞技信息的处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朱国锋;船长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6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金一波;抑郁个体情绪认知机制及干预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畅;监狱警察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钰静;中文版OQ-45.2信效度研究及初步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熊良斌;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焦金梅;大专生的嫉妒及其与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邢燕燕;父母教养对初中生嫉妒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花;消防官兵职业压力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慈树伟;初中生心理压力、学业成绩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姜乾金,刘小青,吴根富;癌症病人发病史中心理社会因素的临床对照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1期
2 刘破资,杨玲玲;十二指肠溃疡男性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4期
3 姜乾金,黄丽,戴阳;浙江淳安小学生流行性癔病的心理社会因素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平,林美璇,翁柳娜,黄华明;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的理性思考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牟艳娟;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03期
3 史马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杨秀文,隋丽丽;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于葳,李娜,丰玉梅;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赵红,代艳丽;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1期
7 邓选梅;;师专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杨好宁;闫合占;孟凡锐;;南阳理工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J];科技资讯;2006年25期
9 朱广生;陈克文;;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苗胜勇;;高等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曹莹;;浅谈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学俭;李永杰;;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大刚;张亚志;;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陈群辉;;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宋玉冰;;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经济贫困生心理教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孙敏 陈娟;贫困生心理压力不容忽视[N];桂林日报;2006年
2 ;贫困生心理状况需要特别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陈玲;“心灵工程”帮贫困生心理“脱贫”[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宣宇才;“改变贫穷有我的责任”[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平;新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2 陶惠敏;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邬红芳;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弱势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司爱霞;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铭伟;某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现况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玉娟;黔南民族师院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及训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晖;城市中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英;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媛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19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11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