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制度与校长评价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管系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继星;现代学校制度初论[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2 冯大鸣;美、英、澳教育领导理论十年(1993-2002)进展述要[J];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端庆,于永华,毛国红,李家新,曹大文;国内外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进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赖铮;;课堂教学三要:行家、专家和当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郑东辉;施莉;;课程领导理念探微[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徐建平;现代学校制度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傅建东;中职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冯永刚;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国华;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构建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水玲;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立中小学组织变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思锋;普通高中民主决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范轶清;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洪培峰;关于上海市区、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左明燕;中小学校长领导方式对教师组织承诺影响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侃;多维视角下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官根苗;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学校制度变迁[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9 陆旭东;信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闫得方;从农村教师流失现象看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正义;校长的困惑[J];中小学管理;1994年01期
2 叶战修;校长的考核与考查[J];中小学管理;1998年02期
3 田中岳;一位农村校长的管理之道[J];中小学管理;1998年06期
4 张伯平;校长的“拍板”艺术[J];中小学管理;1995年01期
5 赵继周;校长的魅力[J];中小学管理;1996年02期
6 朱旦林;校长应当有任期[J];中小学管理;1997年11期
7 范文礼;谈校长的管理思维[J];中小学管理;1998年02期
8 汤正康;校长用人的心理误区[J];中小学管理;1998年03期
9 黄兆龙;现代学校制度初探——兼论国有民营学校管理模式[J];中小学管理;1998年Z1期
10 燕东;新时期校长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北京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专题讨论实录[J];中小学管理;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雪信;;浅谈校长的管理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肖川;;校长的职责与境界[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付广丰;;浅谈校长正职与副职的密切协作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4 朱贤平;;假如我是校长(演讲稿)[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孔棣华;曾桂华;;教师对校长优秀品质的期望[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杨树新;;校长是学校的灵魂[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 朱驰;;谈新时期校长的办学素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8 李继星;;现代、现代学校与现代学校制度——兼议学校的现代化与现代性[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左天玖;;试论如何塑造校长形象[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龚黎华;;“德”、“才”、“绩”与校长威望[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基础教育改革,,已到“制度突破”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记者 沈祖芸;现代学校制度试验今秋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周建国;在培训中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浙江省杭州师范学院 周俊;教师“转会” [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初中校长 孙建清;校长要学会感激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山东省胶南市大珠山镇中心小学 刘润清;暖人心窝的“校长寄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鲍东明;谁识校长愁滋味?[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李玉双 刘桂林;农村教师喜欢啥样的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操乐发;校长,请善待这些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金瑛;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海英;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夏禄祥;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河南大学;2008年
3 高永勇;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涛;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国华;论校长成长的教育叙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海红;校长—教师有效沟通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解瑞红;社会学视角中的校长资源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源源;校长的心智图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亚鹏;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丹丹;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必备素养及其培养途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83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18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