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绿色成绩与非绿色成绩
[Abstract]:Students' grades are green and non-green. Green achievement is a sustainable and excellent achieve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comprehensiv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body, beauty and labor. Green achievement is beneficial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students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make the students'grades green.
【作者单位】: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分类号】:G4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叶华;;教师的内心无法隐藏[J];师道;2006年03期
2 杨明侠;;浅谈学生的绿色成绩与非绿色成绩[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8期
3 蒋波;;在爱的名义下——我们是怎样把学生从“学习”中驱逐出去的——从一则心理访谈节目所想到的[J];魅力中国;2010年08期
4 张伟;;奖励最优秀的学生[J];山东教育;2010年07期
5 周苏娟;;面对希望生,要有恒心和毅力[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7年09期
6 王何伟;;老师,,我能再考一次吗[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年05期
7 黄朱琴;;为学生铺设“下台”的“垫脚石”[J];江西教育;2007年Z1期
8 赵琼;邓福忠;;影响中职护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4期
9 陈勇;宋兰美;;换个眼光看学生[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02期
10 王省良,刘国章;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一平;;高中理科生学习成绩的一般制约因素——关于高中生学习成绩评价方法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何宏灵;刘灵;杨玉凤;;主干家庭儿童个性和学习成绩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袁军;;关于学习成绩的一个递归路径模型的检验[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潘仁清;张柏超;吴文浩;黄海强;;“三结合”对初中潜能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陈光齐;;男女儿童智力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6 徐丽琴;;靓靓再次发亮——一个成功个案辅导案例[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丙元;;师范生学习归因、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8 林敏;李其维;程利国;;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影响因素的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恩国;;中学生认知策略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潘桂兰;陈晓东;石瑞丽;庞东卫;刘苏星;唐烨霞;吕军;左媛;赵敏;;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生理学知识竞赛 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及学习成绩[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志凯;耶鲁有没有歧视中国学生?[N];财经时报;2005年
2 记者 黄蓉芳 通讯员 吴冬华;七成成绩好的学生是追星族[N];广州日报;2007年
3 耿晶 罗新梅 廖力平;孩子的角色不仅仅是学生[N];海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璇;孙文锦:尽己所能 服务他人[N];北京社区报;2009年
5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张国;南开大学奖学金评定不再仅以学习成绩论英雄[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健;莫轻信“提高成绩”的承诺[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7 廖君、茆琛;厌学?读大学?留守高中生很矛盾[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胡长春;5万留守学生缺失父母关怀[N];雅安日报;2006年
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 李元卿;别把自己当作求职的弱者[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杨凯;谁是好学生?不同标准的意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耀武;有意遗忘过程中认知加工机制及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2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葛操;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金莲;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一涛;农民的社会流动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燕爽;学习策略和语言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温爱英;动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谢晓玲;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淑莉;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与英语能力的相关性[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孙式灵;高职学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海莲;维吾尔语专业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宁;美国大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陶嘉玮;强化式英语学习中的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蒋智敏;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25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22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