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走进校本研究
[Abstract]:......
【作者单位】: 福建南安
【分类号】:G4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永沛;;漫话校本研究的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2期
2 徐晖;;校本教研离很多教师还有点远[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年02期
3 李波;靳建设;;加强校本研究支持体系建设的思考——关于进一步有效推进“校本研究”工作的意见[J];教育革新;2007年05期
4 吕雯慧;;让教师在校本研究中成长——一个校本研究案例的解读[J];今日教育;2005年09期
5 ;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年11期
6 吴雪松;张福贵;;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化素质提升的摇篮[J];吉林教育;2005年10期
7 卢明辉;;校本研究要回归校本[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朱肃霞;“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校本研究的借鉴作用[J];计算机教与学;2004年06期
9 陈平;校本研究 制度为本——谈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9期
10 苏泽芳;加强“以校为本”建设 凸显校本研究特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张福旺;魏学斌;;实施三项管理策略 推动校本研究卓有成效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张福旺;魏学斌;;实施三项管理策略 推动校本研究卓有成效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4 陈京疆;;让课堂充满“草根”的清香——初中部实施校本研究的思考与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张文清;;校本研究的路径及基本方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陈京疆;;让课堂充满“草根”的清香——初中部实施校本研究的思考与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李森;;校本研究的特征及其实施[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8 杨玲;;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研究报告——当前中小学在校本研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朱靖;;让教育科研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坚强支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徐光宪;高小霞;;回忆周培源校长二三事[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明珍;激励教师“跳起来摘果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叶莎莎;“校本研究是件很幸福的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宋晓梦;校本研究:值得关注的草根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4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四小体育教研组长 李海军;校本研究——促进体育组和谐共进[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福建省南安市福玲中学 黄文龙;校本研究必须着眼于师资均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刘谦;放眼课程改革 着力校本教研[N];济宁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赵小雅;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邻水县教研室 钟文全;如何开展校本教研[N];广安日报;2005年
9 阜宁县城北初级中学 沈明光;校本研究: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抓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本报通讯员 屈运林;汉滨初中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工作[N];安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瑜;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腾蛟;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蔡怡;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9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丹;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必备素养及其培养途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爱军;构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校本研究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文武全;中学语文校本教研现实检讨与对策思考[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向东;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6 彭小燕;九洲小学校本教研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叶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之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振国;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领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屈亚玲;校本研究与中学教师专业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67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26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