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让形成性评价阔步走进校长培训班

发布时间:2018-10-17 08:47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北省长阳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分类号】:G4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振响;略论高素质现代化校长队伍建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蒋文昭;关于校长培训教学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刘慧琴;校长培训与实施素质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08期

4 龚孝华;对校长培训基地办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管理;1994年05期

5 章云珠;谈校长培训的教学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1期

6 姚霞;;同辈互助式的校长培训[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11期

7 钟启泉;;教育评价:为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日本教育学者h短颯嵋唤淌诜锰竅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6期

8 周克敏;以学员为中心的校长培训模式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晏清才;;论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的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18期

10 郭景扬;中小学校长培训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鞠桂珍;;校长培训也要瞄准素质教育大目标[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季苹;;美国校长培训新课程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徐杭伟;孙国方;;作为一种理念“开放—自主”培训具有抽象的概括性和深刻的思辩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4 徐杭伟;孙国方;;作为一种理念“开放—自主”培训具有抽象的概括性和深刻的思辩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5 吴宏保;林赛君;;作为一种方略“开放—自主”培训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广泛的使用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6 吴宏保;林赛君;;作为一种方略“开放—自主”培训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广泛的使用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7 徐杭伟;刘亦农;;作为一种模式“开放—自主”培训具有普遍的实践性和灵活的操作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8 徐杭伟;刘亦农;;作为一种模式“开放—自主”培训具有普遍的实践性和灵活的操作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廖大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刍议[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贺乐凡;;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志广;校长培训校长[N];中国教师报;2007年

2 通讯员 蔡晓东;漳县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力度[N];定西日报;2009年

3 安徽省教育厅干训指导中心 钱立青;校长培训如何内涵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王鑫 肖化;校长培训渗透STS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铁军;构建多重性校长培训目标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中国教育学会 王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胡松涛;拓宽校长培训的思路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苏令;我们一直在努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振响;谨防校长的“培训疲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杨颖秀;校长培训应科学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啸天 编译;美国:虚拟学校助阵暑假校长培训[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满库;在英语语言教学评价中学习档案作为评价工具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诸峰;基于网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波;新课程背景下形成性评价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纳;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丁琼;形成性评价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阮红芳;批判反思型校长培训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于贤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初步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叶洪波;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与评价系统实现[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单丹丹;掌握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尝试[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76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276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