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梅贻琦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28 12:27

  本文关键词:梅贻琦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郑州大学》 2011年

梅贻琦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杨天霞  

【摘要】:梅贻琦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以卓越的治校实践为两岸清华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10余年的扩招,目前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研究梅贻琦先生在国立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对于我们重建大学精神,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梅贻琦的大学教育思想是在其治校实践中不断凝练和完善而成的,其思想的各个部分相互衔接、互为前提。首先,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才教育,他强调要实现个体的“全人格”教育,就必须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实施通才教育。其次,全人格的教育要从德、智、体、美、劳、群育六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陶冶和培养。再者,学校还应当着力组建全人格的师资队伍,以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有效地统筹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教育提供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以梅贻琦先生的生平为线索,通过对梅贻琦大学管理思想和治校经历的阐述,全面而丰富地展现了梅贻琦先生大学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1904~1931年)、发展(1931~1937年)和完善(1937~1946年)三个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的四个基本内涵:“大师论”、“通才论”、“全人格”教育思想以及将教授治校与校长治校合二为一的管理思想;三个显著特点:民族的和现代的、继承与创新、兼容并包。最后,探究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通识教育、高校建设一流大学以及多校区合并发展所具有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珊珊;;梅贻琦的“大师论”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解读[J];兰台世界;2013年13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刊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郭秀花;黄耀华;徐德杰;;从形式合并到精神融合——西南联大成功合并对现代高校建设的启示[J];成功(教育);2009年09期

3 罗海鸥;刘志文;;提升联合办学水平的三条纽带——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吴洪成;;梅贻琦与清华大学“教授治校”的教育管理模式[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瀚青,王国新;梅贻琦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张金福;论梅贻琦“教授治校”理念的文化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硕豪;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8 李延保;现代大学精神和大学的文化传统与品格[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05期

9 朱晓刚;;世界一流大学是如何形成的?——基于两个个案的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姚成福;;西南联大办学理念辨析[J];社科纵横;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际銮;[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兆敏;从“绝徼移栽”看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余建军;;无为?抑或有为?——以《论语》一段话为中心诠释孔子无为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李曼曼;谭书龙;;试析徽州文化精神在胡适文化心理中的积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陈清茹;;试析关于吴稚晖退出西山会议的原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边媛;;试论耻感及其在当今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意义[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刘天利;;楚狂屈原的精神个性与诗歌创作形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相丽辉;吴晓娜;;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教育上的一个两难问题[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田建华;;定位与反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作为[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林中明;;论大国[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进程中的东亚与美国”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6 ;On Great Nation[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北京论坛(2005)论文选集[C];2005年

7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康健;;蔡元培关于普通教育的基本观点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光龙;;叶圣陶论略读学习指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5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7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8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曲晓明;近代我国中学文实(理)分科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倪晶;三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籍敏;;梅贻琦教师观及其实践新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平叔;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张迎雪;论科学发展观与振兴高等教育的关系[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3 吴童玲;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办学成功的根本[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4 盛冰;浅析西南联大联办的特色[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02期

5 杨东平;浅议中国近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6 韩延明;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7 洪德铭;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上)[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8 洪德铭;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下)[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9 李硕豪,闫月勤;30年代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吉林教育科学;1998年09期

10 翟裕生;努力培养跨世纪的地质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梅;通才教育: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06期

2 齐元媛;梅贻琦教师理念与办学经验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熊明安;;梅贻琦教育思想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1986年04期

4 卞慧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纪念梅贻琦先生诞辰百周年[J];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5 刘剑虹;试论蔡元培和梅贻琦的大学教师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6 赵莲英;由“北梅南竺”所想到的[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范泓;;梅贻琦与清华大学[J];语文新圃;2008年10期

8 谢泳;;梅贻琦的高明之处[J];教育科学论坛;2000年09期

9 叶赋桂;;大学之成在于大师——透视梅贻琦的人才观[J];教育;2007年02期

10 冯惠敏;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引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2 严普强;;建设科学发展的摇篮[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科学的本源[C];2006年

3 吕文浩;;日军空袭威胁下的西南联大日常生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4 沈克琦;;我们深深地怀念周老[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5 于化民;;“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与教授们[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6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交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王献玲;;西南联大清华服务社的生产自救运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连建伟;沈又纲;;我国大学教育理念与我校教学改革[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郭齐家;;关于“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的一些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武守志;;关于大学的常识宣示[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静海县实验小学 靳淑梅;[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郭 勇;[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江苏新沂市阿湖中学 冷学宝;[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斯奋;[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区间;[N];人民政协报;2002年

6 吾民 自由撰稿人;[N];南方周末;2009年

7 史轩;[N];新清华;2010年

8 海粟 智效民;[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余翔林;[N];光明日报;2002年

10 黄浴宇;[N];上海金融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俊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家办大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英杰;古典书院的终结及其对现代中国大学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4 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喜旺;学术与教育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饶正慧;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石薇;梅贻琦大学理念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田卉;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3 杨天霞;梅贻琦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杨竞红;会通中西 传承创新——三、四十年代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和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重金;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志刚;梅贻琦与赫钦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胡晓蓉;梅贻琦“教授治校”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8 杨燕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常委”大学理念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泽秋;学术自由及其制度安排[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石利娟;西南联大师资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梅贻琦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6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46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