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6-12-01 12:09

  本文关键词: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 投稿:郑烸烹

 

 

分类号G2501997年,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成立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97(2015)06-0067-12DOI:10.13366/j.dik.2015.06.0671前言贫困是指人的物质资源匮乏或基本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者说是缺乏生存与发展…

分类号G2500引言2012年12月,马云和王健林关于“未来若干年内,电子商务能否取代传统实体零售”的辩论,虽然还没有最终结论,但2014年“双11”那一天,仅仅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的销售额就超过500亿元。这促使我们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电商在未来若干…

 

作者:夏立新李成龙孙晶琼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年01期

   分类号 G250

 

   1997年,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成立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2006年4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都提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2012年11月,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4年、2015年又两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升级为全国范围内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升级为提高全民族阅读水平和文明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多年,基础阅读设施不断改善,社会阅读风气日渐浓厚。但由于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估标准体系,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难以全面掌握全民阅读工作的现状。建立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标准体系,加强全民阅读体系构建进展的动态跟踪,加强全民阅读活动的质量监督,成为全民阅读深入持久开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借鉴国外阅读推广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情,从组织维、资源维、用户维三个维度探讨我国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构建的框架设想、结构内容以及实施策略。

 

   1 研究综述

 

   目前,全民阅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难点在于其涉及面极广,内容十分丰富。按阅读的主体来看,既是“全社会成员的阅读”,又是“全人生过程的阅读”[1];按阅读的对象来看,既有印刷型文献,又有电子文献;按阅读的功能来看,既有休闲娱乐型阅读,又有专业学习型阅读。在我们看来,阅读是读者通过印刷或电子媒介传播的图文读物或有声读物获取信息的行为;全民阅读即是全体国民的阅读;全民阅读工作则指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向全体国民提供的各种阅读设施及服务。全民阅读评估旨在科学测评全民阅读工作取得的成果,发挥评价在全民阅读事业中的导向及监督作用。以下围绕阅读资源,从生产、传递、利用三个方面总结全民阅读相关评估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1.1 阅读资源生产评估

 

   全民阅读体系构建中,阅读资源的生产是指基于国民阅读需求的各类阅读资源的创造、出版与发行,是整个阅读资源流通链的起点。阅读资源生产相关标准主要是试图从源头上对各类阅读资源进行规范与引导。包括:①确保各类读物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相关信息与文献标准规范,以满足全体国民的基本阅读需求;②指导出版商及相关机构创造更符合目标群体需求的阅读资源,出版内容更优质的读物,以提升国民阅读的质量。

 

   针对第一方面,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已经比较成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关于优质读物的相关标准并不多。IFLA专业报告第120号文件发布了《易读读物指南》(Guidelines for easy-to-read materials)[2],其中对易读读物的特征与需求、服务目标群体进行了描述,并向出版商及相关组织机构提供建议,包括从语言和内容、设计、阅读材料难度等多个方面使文本更具可读性。但其内容不够细致,仅仅是原则上的指导意见。

 

   如何具体指导出版商及相关机构创造更优质、更有针对性的读物?目前的方法并不多,但可以借鉴以下相关标准。

 

   (1)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标准体系。国际上知名的分级阅读标准体系有指导阅读体系(Guided Reading Level)[3]、莱克赛尔体系(The Lexile Framework for Reading)[4]、阅读发展评价体系(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5]、常识媒体评级体系(Common Sense Media)[6]等;国内有南方分级阅读中心推出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虽然这类分级阅读标准体系旨在按照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来推荐或提供针对性读物,但其相关内容也可指导出版商及相关机构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出版读物。

 

   (2)相关图书奖项的评比标准。图书评选旨在从大量的图书中评选出在文学、美术等方面极具价值的优质图书,其评审标准不失为指导出版商及相关机构创造优质资源的一种方式。如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Kate Greenaway Medal)的评比标准包括艺术风格、形式、图文结合、视觉印象四大方面[7];美国凯迪克图画书奖(Randolph Caldecott Medal)更侧重插图的评比,评审标准包括图画的艺术技巧,图像诠释主题的能力,图像表达概念的恰当性,图像表现情节、人物、情绪的能力等[8]。这些都为儿童出版商提供了借鉴。

 

   (3)推荐书目的编制准则。推荐书目是为特定目的和特定读者,围绕某一范围或某一专门问题对文献进行选择性推荐而编制的书目[9]。书目编制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出版商及相关机构及时把握相关趋势。例如,推荐书目中应增加阅读方法类书籍的数量[10],而现有的相关推荐书目鲜有涉及,因此出版名人读书之法、藏书之道的书籍不仅可以为出版商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指导民众选书、用书、藏书,从而提升民众的阅读素养,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阅读资源的生产作为知识的源头,决定着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从源头上对各类读物质量进行把关,是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较少。构建阅读资源的生产评估标准,从源头上确保阅读资源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2 阅读资源传递评估

 

   全民阅读体系构建中,阅读资源的传递是指各类读物的流通或传输,是整个阅读资源流通链的中间环节,是维系整个全民阅读工作的关键。阅读资源传递的相关标准旨在回答“怎么读”的问题。包括:①国民从哪里获取阅读资源。到哪里去阅读,即阅读设施;②国民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营造阅读风气,即宣传与推广。

 

   1.2.1 阅读设施的评估

 

   阅读设施指读者获取阅读资源并进行阅读的场所,包括公益性阅读设施和经营性阅读设施。

 

   (1)公益性阅读设施的评估标准

 

   公益性阅读设施主要指由政府主导建设、向大众提供免费阅读服务的场所,其中图书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国际上,传统的图书馆评估多立足于规划布局、馆藏资源、经费投入等硬性指标,旨在以布局得当的阅读设施、全面系统的馆藏资源、充分有效的经济保障为广大民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早在195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公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评估指南暨最低标准》(Public library service:a guide to evaluation,with minimum standards)就明确提出“社区需要建立社区图书馆,便于读者访问,提供充足的资源供读者阅读”[11];2010年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第二版)中明确要求“在城市和近郊,利用私人交通工具到达最近的图书馆时间不超过15分钟”[12];2010年美国《威斯康星公共图书馆标准》(第五版)要求“不管服务人口的多寡,最低的印刷型图书的总数量为8000册”[13];美国《服务公众3.0:伊利诺伊州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图书馆经费至少12%用于购买馆藏资源”[14]。随着“顾客至上”理念的不断深入,用户满意度逐渐成为图书馆质量评估中的重要内容。1999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与Texas A&M大学合作研发出,包括12个主题的评估,即可获取性、导航性、互操作性、馆藏建设、资源利用、评价馆藏、数字图书馆用户社区、数字图书馆评论者社区、数字图书馆开发者社区、版权、联邦角色、数字图书馆可持续性[17]。

 

   我国十分重视各类公共阅读设施评估标准的制定与实施。2008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按照服务人口确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模,按大中小型分级,大型服务人口150万以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总藏书量135万册/件以上;中型服务人口20万~150万,建筑面积4500~20000平方米,总藏书量24万~135万册/件;小型服务人口20万以下,建筑面积在4500平方米以下,总藏书量4.5万~24万册/件[18]。2012年开始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更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标准,增加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以及服务反馈的考核,如设置了“计算机”“人均借阅量”“活动推广”“读者满意度调查”等考核指标[19]。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发挥其在个人与社会群体文化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1994年起文化部组织实施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2013年进行的第五次评估定级从“设施与设备”“经费与人员”“文献资源”“服务工作”“协作协调”“管理与表彰”“重点文化工程”七个方面进行评估[20]。基层阅读设施评估方面,2008年7月由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21]、2008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的实施意见》[22]、2009年10月由文化部颁布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等,都涉及“场地面积”“藏书量”等方面的硬性要求。2013年文化部组织第一次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从“办站条件”“队伍建设”“公共服务”“领导管理”“提高指标”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定级[23]。

 

   为了更全面考察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状况,学界和业界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实践。王世伟于2009年构建了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指标体系,通过资源条件、服务效能、服务成果和影响贡献四个方面进行国际大都市图书馆体系的评估与比较[24];《图书馆之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构建了图书馆之城建设指标体系,从建设基础、服务系统、发展动力三个方面对一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进行测评[25]。2011年初,文化部和财政部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制定了东、中、西部的示范区创建标准,涵盖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设施网络建设、服务供给、组织支撑、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服务评估五大方面[26]。201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从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活动、阅读服务、阅读环境、阅读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估[27]。

 

   (2)经营性阅读设施的评估

 

   经营性阅读设施主要指具有营利性质的阅读场所,如书店、书城、报亭等。活跃的图书市场不仅能维持和扩大阅读产品的再生产,为全民阅读体系构建提供雄厚的物质支持,还能为公民提供更多选择,促进阅读的多元化。同时,独立书店亦可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情。目前,专门对其进行评估的标准非常之少,多是将书店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如,《书香城市(县级)标准指标体系》将“县、乡镇实体书店、书报亭、代销点”作为三级指标,要求“基本健全,以解决市民购书、藏书的便利”[27];《武汉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版)》中设置三级指标“书店设置率”“书店覆盖率”,考察经营性阅读设施的建设与布局[28]。

 

   仅对书报亭的布局进行简单评估是不够的,尤其是实体书店受到电子商务极大冲击的情况下,经营模式、特色服务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评估摸清经营性阅读设施的发展瓶颈及未来潜力,有利于指引经营性阅读设施的未来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

 

   1.2.2 宣传与推广的评估

 

   宣传与推广旨在提升国民的阅读意愿,提高各类阅读设施的使用率,并引导国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目前举办各类阅读活动是宣传与推广的主要方式。

 

   国际图书馆界十分重视阅读活动的评估。国际图联(IFLA)于2012年制定了《基于图书馆的素养项目指南》(Guidelines for library-based literacy),其中明确提出“判断素养项目是否成功,需要参考参与人数、用户评价、对社会的影响、用户素养是否提高、项目的结构等方面定期进行评估”[29]。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一城一书”(One city,One book)活动指南,也明确提出活动评估是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应对活动影响、效用及范围进行评估。指南提供两类评估模板,一个来源于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包括活动知晓方式、参与方式、参与原因等方面;另一个来源于格林斯巴勒公共图书馆,内容更详细,包括读者是否读完推荐图书,对该书的认同,对该书的讨论,对该书的评价,对活动的意见等[30]。随着阅读活动举办主体越来越多元,评估也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界。如由英国读写素养信托组织(National Literacy Trust,NLT)主办的英超俱乐部“阅读之星”(Reading Stars)项目,每年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内容涵盖项目开展之前之后的各种变化。从2014年的报告来看,“阅读之星”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儿童的阅读态度、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阅读数量、图书馆使用情况、图书选择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31]。由英国国家慈善机构Booktrust主办的“预订一空”(Booked Up)阅读推广活动则从阅读频率、阅读信心、对阅读和图书的态度、家庭图书消费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估[32]。

 

   目前,国内专门针对阅读活动效果评估的研究仍然不多。王素芳等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尝试建立一个包括图书馆、用户感知、社会影响等多维度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33],但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并未付诸实践。

 

   1.3 阅读资源利用评估

 

   全民阅读体系构建中,阅读资源的利用是指全体国民对各类阅读资源的使用情况,是阅读资源流通链的终点。阅读资源利用相关评估标准,旨在了解国民阅读的现状,以及国民阅读素养是否真正得到提升。

 

   (1)阅读现状的评估

 

   国民阅读现状包括全体国民当前的阅读量、阅读时长、阅读方式、阅读取向等多个方面。我国自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全民阅读调查,到2015年已经进行了十二次调查。全民阅读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具体调查的内容包括图书阅读率、图书阅读量、数字阅读情况、国民对图书的价格承受能力、自我评价、阅读活动的期望等。近几次全民阅读调查报告结果的对比显示,我国图书阅读率平稳缓慢上升,纸质阅读仍是国民偏好的主流阅读形式,数字阅读发展迅猛,增势强于传统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是数字阅读的主流[34]。针对不同人群,国内也进行了相关调查与评估,如《大学生阅读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卷调查报告(2010)》[35]和《2014首都青少年阅读状况调查报告》[36];针对不同的地区,我国各省市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全民阅读调查工作,如《2011年湖南省城市阅读指数调查报告》[37]《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38]《2011年度北京地区阅读状况调查》[39]《2014年度深圳阅读指数报告》[40]。这些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

 

   (2)阅读素养的评估

 

   阅读素养指个体理解和运用社会所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的能力[41]。阅读素养被认为是参与现代社会的先决条件,而全民阅读工作的目标之一即是提高国民阅读素养。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阅读素养评估研究分别是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和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项目(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42]。PIRLS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IEA)主持,以四年级学生为评价对象,每五年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一次评价[43]。PISA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以15岁的学生为评价对象,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价,评价内容除阅读素养外,还包括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44],我国的上海市参与了该项目[45]。NAEP由全美教育发展评价委员会主持,阅读评估作为其子项目,能全面、深刻地检测美国中小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46]。PISA和PIRLS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引入电子阅读评估内容[47]。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葡萄牙2006年发起的国民阅读计划(The National Reading Plan,NRP)是目前少有的将全民阅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的项目。NRP是由教育部负责、其他有关政府部门运作的一个范围广泛、多方位的计划,具有不同层次的复杂性,采用基于混合法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的内容选用适宜的信息来源,主要采用“分散/定量”或“密集/定性”的操作方式进行评估[48]。NRP评估覆盖全国范围内的不同系统(如图书馆、学校等),并长期持续不断地捕捉各种项目实施期内的变化以进行演变分析,同时针对NRP计划的语境多样、目标群体多元、项目多样等特点,其评估将诸多因素集成整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估[49]。

 

   相比之下,我国虽有大量全民阅读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但呈“分散”状态,解决的都是局部问题,相互之间缺少协同互动。因此,有必要通过顶层设计,在借鉴和综合已有评估标准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估标准体系,使现有全民阅读工作从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转向系统、协调一致,推进全民阅读的系统化建设与管理,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 我国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框架设想

 

   本文从组织维、资源维和用户维三个维度思考全民阅读评估标准的构建(见图1)。一个完整的全民阅读评估体系应在阅读资源评估的基础上,在组织维度和用户维度展开。①组织维反映了全民阅读的评估层级,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类,即从国家、地区及行业、基层单位三个层面对全民阅读工作进行评估;②用户维反映了全民阅读评估的价值取向,即“以国民为中心”,细化读者类群,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能力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状况、阅读素养进行针对性评估;③资源维反映全民阅读的评估内容,涵盖各类读物的生产、传递及利用过程。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 投稿:郑烸烹 www.wenku1.com

 

   图1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结构

 

   2.1 组织维

 

   全民阅读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工作,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同事业。涉及众多不同的责任主体。根据评估规模及范围,全民阅读评估可分为三类:①宏观评估,即揭示整个国家全民阅读体系构建的宏观状况与发展趋势,为全国全民阅读管理决策提供依据;②微观评估指对全民阅读体系构建的基本单元,即基层单位的评价,如对每个图书馆、农家书屋、书店的评估;③中观评估介于两者之间,主要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内全民阅读工作的评价。

 

   全民阅读的多层级评估与我国政府管理机制相对应(见图2)。宏观层面,由全国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负责全国范围内全民阅读工作的综合评估,如通过“阅读指数”等相关指标反映整个国家的全民阅读状况;中观层面,由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在国家总体性指导框架基础上,制定相关评估标准,对职责范围内全民阅读工作进行测评,例如,文化部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估标准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评价,省、市、县则通过地方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标准对该地区范围内全民阅读状况进行评估;微观层面,依照国家总体性指导框架以及各部门行业或地方评估标准,建立各单位的评估标准,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全民阅读评估标准等。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 投稿:郑烸烹 www.wenku1.com

 

   图2 组织维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

 

   2.2 用户维

 

   全民阅读面向所有人,但由于读者个体的职业背景、年龄阶段、阅读能力的不同,阅读表现出“见仁见智”的主观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阅读需求、阅读状况及阅读素养。因而,在具体的措施及服务设计中,对读者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应注重读者的阅读诉求,细分读者类群,进行专门评估,评价各项阅读措施及服务的效果。读者类群的划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按职业划分

 

   包括工、农、兵、学、商、政、教、科、文、卫等多种职业的读者。针对不同职业,相应的阅读措施及服务不尽相同。例如,针对科研人员的阅读资源要求内容准确可靠,而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资源要求通俗易懂。因而,科研院所图书馆更注重馆藏资源的系统性、准确性,而中小学图书馆更注重馆藏资源的全面性、实用性。

 

   (2)按年龄划分

 

   包括儿童、青少年、壮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相应的阅读措施及服务也不尽相同。例如,儿童由于其智力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合适的读物需形式上美观吸引人,内容上通俗易懂;而老年人由于生理特征,合适的读物需字体更大,更易识别。

 

   (3)按阅读能力划分

 

   包括普通读者和特殊读者。普通读者指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读者,由于他们对阅读的价值、方法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而面向这类目标人群的全民阅读服务更侧重阅读资源的丰富性和阅读环境的友好性。特殊读者指“不能使用常规图书馆资源的人群”[50]。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人群:在医院或监狱的人,无家可归的人,在养老院和其他保健设施的人,聋人,患有阅读障碍症或老年痴呆症的人[51]。面向这类人群的全民阅读工作更重视建立、改造、重塑个人阅读行为的措施及服务。例如,为残障、疾患、体衰等无法正常获得图书服务的读者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向患有阅读障碍症的读者提供“阅读习惯矫正”等服务。

 

   2.3 资源维

 

   全民阅读体系构建涉及阅读资源“生产—传递—利用”的各个环节,其评估也应针对各个环节开展,如图3所示。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 投稿:郑烸烹 www.wenku1.com

 

   图3 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内容框架

 

   (1)阅读资源的生产

 

   阅读首先需要一本好的读物。好的读物首先需要好的设计,制定各类优质读物的设计与出版标准,可确保各类读物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较高水准,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例如,婴幼儿读物在设计上需确保图画精美传神,确保读物能够引发婴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求读物不易撕烂,经久耐用。

 

   好的读物需要好的营销。书展作为作者、出版商、书商、读者沟通的平台,已经成为图书不可或缺的展销方式。构建书展的评估标准,从办理目标、经费投入、宣传报道、实际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有利于书展的常态化发展。

 

   (2)阅读资源的传递

 

   图书的传递,主要包括图书传递渠道和传递效率。其中,传递渠道指图书从出版机构到达读者所经过的通道,包括图书馆服务网络和经营性图书服务体系。图书馆服务网络指政府、企事业单位主导建设的,向公民提供阅读产品与服务的系统,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工会图书馆等;经营性图书服务体系指通过市场来组织阅读产品的传播和消费的系统,包括实体书店、书报亭、网上书店、数字书城等。两者功能有所不同,图书馆服务网络主要面向目标群体提供相关的免费服务,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体现普遍均等的理念,开展免费开放的服务;而经营性图书服务体系遵循市场规则,活跃的图书市场不仅能维持和扩大阅读产品的再生产,为全民阅读体系构建提供雄厚的物质支持,还能为公民提供更多选择,促进阅读的多元化。在评估中,应注重两者的区别。同时,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评估时不宜将二者严格区分,而应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多种方式为公民提供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源,确保公民“有书可读”。

 

   传递效率指公民对图书服务体系的利用率。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并不高。2013年吴正荆等对全国24省的民众抽样调查发现,经常使用图书馆的人数仅占被调查者的18.1%[52]。因此,有必要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让社会各方知晓图书馆服务体系,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社会价值,提高其利用率。对阅读推广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舆论宣传的评估,即测评户外宣传、媒体宣传的效果,如知晓率、美誉度等;二是对阅读推广项目的评估,即测评阅读推广活动的规模、质量、效果,如活动次数、活动参与人数、公民收益度等。

 

   (3)阅读资源的利用

 

   利用评估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公民的阅读水平,即我国居民的阅读现状、阅读需求、阅读行为等,如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长、人均购书消费、数字阅读等评估指标。二是公民满意度,即公民对全民阅读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调查,如对设施建设、文献资源、服务环境等的满意度,以便建设者和参与者及时发现不足。三是儿童、青少年的阅读素养的测评。儿童、青少年是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养成的关键期,直接影响整个人生的发展。对儿童、青少年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信息获取能力、推论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时准确掌握儿童、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后续服务设计提供依据。

 

   (4)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生产—传递—利用”并不是完全隔离开来,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生产评估旨在引导出版机构为读者提供优质的读物。丰富多彩的读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馆服务网络和经营性图书服务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吸引国民参与到阅读中来。其次,传递评估旨在指导相关机构为读者提供多元的阅读服务,确保全社会成员“有书读”,引导读者“好读书,读好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图书市场的繁荣,不仅可以扩大出版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书可读,无处读书”的问题。第三,利用评估旨在准确掌握国民阅读状况,借助相关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可以帮助出版社了解读者兴趣,确定出版方向。同时帮助图书馆、书店等了解读者需求,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3 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实施方案

 

   3.1 评估主体

 

   对照评估层级,评估主体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国家全民阅读管理者,二是地方全民阅读管理者,三是部门全民阅读管理者,四是基层单位。其目标任务如表1所示。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 投稿:郑烸烹 www.wenku1.com

 

   3.2 评估对象

 

   全民阅读评估对象围绕阅读资源的生产、传递、利用等环节(见图4),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 投稿:郑烸烹 www.wenku1.com

 

   图4 全民阅读评估对象示意图

 

   (1)阅读资源的生产。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优质读物设计与编写规范,建立优质读物评选标准,从内容上考察读物的规范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等。

 

   (2)阅读资源的传递。建立图书馆服务网络和经营性图书服务体系评估标准,考察图书传递渠道的有效性、多样性等。同时,针对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益性阅读设施和书店、报亭等经营性阅读设施建立相关评估标准,测评各类阅读设施的馆舍规模、文献资源等。

 

   (3)阅读资源的利用,即全民阅读的服务效果。包括国民阅读状况、国民阅读反馈、国民阅读素养三类,测评全民阅读工作的整体社会效果以及阅读个体的个人收益。

 

   3.3 推进全民阅读评估的保障

 

   (1)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可用性

 

   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能付诸实践。可借鉴和整合已有相关标准,如借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估中相关理论与实践,围绕全民阅读,辅以经营性阅读设施的评估,从整体上考虑阅读资源流通及传递的评估。

 

   应考虑各地区、各部门全民阅读体系构建的差异性。可采用“专用性—局域性—公用性”从下至上的策略[53],来构建全民阅读评估标准。即先构建基层单位的评估标准,以基层图书馆为主体,优先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而后抽象出地区或行业全民阅读的特征,构建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内全民阅读的评估标准;最后选择共性指标,构建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评估标准。

 

   (2)建立全民阅读数据收集与统计机制

 

   为确保相关指标数据的客观有效,应建立长期的、规范的、持续的数据收集与统计机制,对相关指标进行跟踪统计和持续调查,如对图书馆、书店等设施建设投入和产出进行跟踪统计,对儿童、青少年的阅读能力进行跟踪调查。首先,加强各建设责任主体的数据记录、保存与公布,可建立相关统计数据库,每年定期收集相关数据并公开发布;其次,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如图书情报学院或市场调查机构的长期合作,如儿童阅读能力可委托儿童教育领域学者进行调查评估,通过实验组、对照组等科学方法的测试,评估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

 

   (3)建立全民阅读评估反馈与激励机制

 

   首先,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与修订应重视各方的意见反馈,尤其要倾听社会民众的声音,了解国民对全民阅读评估的看法。可通过发放意见征询表,设置咨询反馈电话、邮箱或公共微信/微博账号等手段,收集相关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评估标准体系的相关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其次,将全民阅读评估纳入到文化建设工作范畴和绩效考核体系中来。建立评奖评优的激励机制,对先进地区、单位给予鼓励和支持,调动全民阅读组织者的积极性,总结推广先进地区、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全民阅读深入持久开展。

 

   4 总结

 

   全民阅读评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的建设主体。实施层面上涉及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制度体系多个层面,其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过程。首先,树立全民阅读评估意识,建立全民阅读评估规划或方针,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实施,滚动发展。其次,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估经验,加强其他公益性文化工程的评估,如书香家庭、农家书屋、职工书屋评估标准的系统化构建。第三,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对非公益性文化工程的考核,如对民营组织、图书市场的评估,,使全民阅读的评估更完整、更全面。最后,立足于现有建设水平,先试先行,先易后难,逐步从广度测评转向深度评估,从重视规模数量的测评转向内容质量的测评。

 

   (收稿日期:2015-08-18;修回日期:2015-09-15)

 

   注释:

 

   ①,该项目于2010年在美国取得商标权,对其表述形式做了相应的修改。

 

作者介绍:夏立新,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9;李成龙,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9;孙晶琼,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9。 夏立新(ORCID:0000-0002-4162-2282),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E-mail:xialx@mail.ccnu.edu.cn,ORCID:0000-0002-4162-2282(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XIA Lixin,E-mail:xialx@mail.ccnu.edu.cn, 李成龙,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晶琼,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分类号G2501997年,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成立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

分类号G2501997年,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成立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

分类号G2501997年,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成立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179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