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老生》:呈现过去的国情、世情、民情
原标题:《老生》呈现过去的国情、世情、民情
《老生》 贾平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当代中国文坛中,现年62岁的贾平凹称得上是一个“文坛劳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长篇小说《浮躁》开始,几乎每隔两三年,就有一部长篇小说问世。从《废都》《白夜》《怀念狼》到《秦腔》《古炉》《带灯》,再到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已经发表了15部小说。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都在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技巧。而永远不变的是,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主人公都是底层小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共25万字,,以老生常谈的叙述方式记录了中国近代的百年历史。故事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山村里,从20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可谓是现代中国的发展之缩影。书中的主人翁叫“老生”,是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职业歌者,他身在阴阳两界、长生不死,超越了现世人生的局限,见证、记录了几代人的命运辗转和时代变迁。
《老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的中国故事。这部小说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方面,眼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以解读《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认识历史,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小说中,《山海经》与主体故事是灵魂相依的关系:《山海经》表面上是描绘远古中国的山川地理,一座山一座山地写,真实意图是描绘记录整个中国,其旨在人;《老生》亦是如此,一个村一个村、一个人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地写,无论怎样沧海桑田、流转变化,本质都是一样,是写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人的命运。正如贾平凹在后记中所写:“《老生》中,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是那样紧张而错综复杂,它有着清白和温暖,有着混乱和凄苦,更有着残酷,血腥,丑恶,荒唐。这一切似乎远了或渐渐远去,人的秉性是好光景过上了就容易忘却以前的穷日子,发了财便不再提当年的偷鸡摸狗,但百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们就是如此的出身和履历,我们已经在苦味的土壤上长成了苦菜。《老生》就得老老实实地去呈现过去的国情、世情、民情。”
也许是贾平凹长期生活在西安的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一直影响他的小说创作。而作为一名有思想深度的作家,又必须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写作灵感。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山海经》作为远古时期的山水草木动物神话故事,如同一部神秘的天书,上千年来都吸引着人们孜孜不倦地进行解读。在创作《老生》的最初阶段,贾平凹凭着对小说艺术的熟练拿捏和对《山海经》的独到认知,他以为会得心应手,然而,真正深入到《山海经》的精神世界,一切都比想象中艰难很多。以至于他曾三次试图放弃《老生》的创作。为了拓展创作视野,他多次来到民间,在秦岭拜访七里八乡最有威望的老人,“没有私心偏见地说公道话”,这是他从农人身上得到的思想启发。“写小说何尝不也就是在说公道话吗?”在这种质朴思想的感召下,《老生》创作再也没有中断,三个月一气呵成完成了初稿。
通过阅读《老生》,笔者感受到贾平凹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对人世饱含深情的大爱。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客观理性地表达,吸取历史文化的养分,这才是创作的正途。(陈华文)
本文编号:18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1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