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器乐欣赏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课例与同课同构活动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01 03:19
本文关键词:大班器乐欣赏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课例与同课同构活动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器乐欣赏活动 教师教学行为 课例活动 同课同构活动
【摘要】: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器乐欣赏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在理论上填补了幼儿教师器乐欣赏教学行为研究的空白,也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幼儿园器乐欣赏教学的质量。 本研究以课例活动组和同课同构活动组一一对应的共12个器乐欣赏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运用自制的《大班器乐欣赏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观察表》,对两组活动中教师的呈示行为、对话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观察,进而在获得大量数据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对两组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活动中教师在呈示行为、对话行为和管理行为上既存在相同的表现,又在课例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倾听环境,同课同构活动中幼儿在倾听音乐时,教师以提问题或管理幼儿的问题行为等方式干扰了幼儿倾听音乐的安静环境;课例活动中的教师随着音乐讲故事时声情并茂,同课同构活动中的教师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课例中的教师将动作的节奏和情感与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把握的很到位,同课同构活动中的教师出现动作的节奏和情感慢于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或搞错二者的关系的现象;同课同构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无效问题远远多于课例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无效问题;课例活动中的活动空间大小适宜幼儿进行动作表演,而同课同构活动中的活动空间在幼儿进行动作表演时则相对显得拥挤等教学行为的细节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分析两组活动中教师行为产生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如音乐的节奏决定动作的节奏;动作表演时要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等。
【关键词】:器乐欣赏活动 教师教学行为 课例活动 同课同构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1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一、问题的提出10-11
- 二、文献综述11-18
- (一) 器乐欣赏的相关研究11-14
- (二) 教师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14-17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17-18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18-21
- (一) 器乐欣赏活动18-19
- (二) 教学行为19
- (三) 课例活动19-20
- (四) 同课同构活动20-21
- 四、研究设计21-22
- (一) 研究对象21
- (二) 研究方法21-22
- 1. 文献法21
- 2. 观察法21-22
- (三) 研究过程22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22-60
- (一) 课例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22-33
- 1. 呈示行为23-29
- 2. 对话行为29-32
- 3. 管理行为32-33
- (二) 同课同构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33-40
- 1. 呈示行为34-36
- 2. 对话行为36-38
- 3. 管理行为38-40
- (三) 课例与同课同构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40-60
- 1. 呈示行为41-51
- 2. 对话行为51-57
- 3. 管理行为57-60
- 六、讨论和教育建议60-69
- (一) 讨论60-67
- 1. 呈示行为60-64
- 2. 对话行为64-65
- 3. 管理行为65-67
- (二) 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建议67-69
- 1. 呈示行为68
- 2. 对话行为68
- 3. 管理行为68-69
- 七、研究结论69-70
- 八、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70-72
- (一) 本研究的不足70-71
- (二)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71-72
- 参考文献72-74
- 附录1 教师教学行为观察记录表(原始版)74-76
- 附录2 班器乐欣赏活动教案76-83
- 附录3 教师教学行为观察记录表(正式版)83-84
- 后记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永利;;浅析器乐欣赏教学[J];电影评介;2006年16期
2 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牟小敏;低年级器乐欣赏教学的几种方法[J];湖北教育;1996年Z1期
4 孔晓飞;;浅谈培养学生器乐欣赏能力的有效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4期
5 张彬茹,肖应泽;大学生器乐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康丹;张学林;;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言语行为透视[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12期
7 包丽娟;提高民族器乐作品欣赏能力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周素珍;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10期
9 李梅;;高师民族器乐欣赏的教学探索[J];黄河之声;2007年09期
10 唐争春;;潜入文本,研读文字,品味语言——有感于《将心比心》一课同构的教学设计[J];教师;2009年16期
,本文编号:1125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12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