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游戏:一种亟待重拾的德育资源

发布时间:2018-03-07 14:53

  本文选题:儿童游戏 切入点:道德生活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游戏既因为与儿童生命运动具有一致性,能促进儿童经验生长,而成为儿童生命发展的特有方式;又因为儿童能通过游戏参与,用规则协调同伴关系,在游戏中体会道德生活的意义感,并在自我意识情绪的感知中获得个体道德的萌芽式发展,进而成为儿童初识道德的有效途径。相比传统德育课程,游戏更为灵活生动,可以成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德育方式,为此学校应成为游戏平台的提供者与设计者,教师则成为游戏过程的参与者与把控者。
[Abstract]:Not only because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ildren's life movement, but also because it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ldren's experience and become a unique way of children's life development, but also because children can coordinate their peer relationships with rules through playing. In the game, the sense of meaning of moral life is realized, and the budding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morality is obtained in the sense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emotion, which becomes an effective way for children to realize morality at the beginn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game is more flexible and vivid. Therefore, the school should be the provider and designer of the game platform, and the teacher should become the participant and controller of the game process.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我国青少年公共精神生成状况及其培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YJA880089)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敏;;儿童游戏:德育的重要载体[J];中小学德育;2016年02期

2 李敏;;在教育建制中谋求儿童合理的游戏时空[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8期

3 龙宝新;;游戏:重构儿童的德育世界[J];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24期

4 曹中平,蒋欢;游戏功能的再认识——来自脑科学研究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5 杨宁;皮亚杰的游戏理论[J];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淑萍;和平;;让游戏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常规力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31期

2 许思悦;陈勤建;;误读与错位:“童话”概念刍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3 和平;杨淑萍;;游戏:一种亟待重拾的德育资源[J];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09期

4 李仕玉;李雪平;;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选择策略研究——以认知发展游戏理论为视角[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5 祝祖岗;;游戏体验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德育;2017年03期

6 和平;;让游戏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助力器[J];现代教育科学;2016年10期

7 毛睿U,

本文编号:1579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579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