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调整后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变动趋势与教育需求分析
本文选题:“单独二孩”政策 + 人口预测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09期
【摘要】: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人口政策变动将对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及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须提前规划。分城乡预测学龄人口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信息基础,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2013-2030年城乡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17年以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会窗口",若错过,则会在2017年迎来学龄人口高峰后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学前教育需求受人口政策影响更大,特别在2017-2020年间,城镇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增速超过农村,尽管农村地区面临供需缺口同样巨大。在分析学前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变动趋势与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China faces a new wave of baby boomers as the "single child" policy starts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only children reaches childbearing age.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policy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population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ge, and it should be planned ahead of time. The prediction of school-age popul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information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sixth census, 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school-age popul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2013-2030. The study found that before 2017 is 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f missed, it will face extremely sever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after the peak of the school-age population in 2017; as China is in an accelerating period of urbanization, The demand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in urban areas is more affected by population policy, especially in 2017-2020, the scale of demand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in urban areas exceeds that in rural areas, although the ga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rural areas is also hug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school-age popul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demand in preschool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点)课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教育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AFA110002)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永胜;人口预测中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认定[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2 万广华;;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3 袁桂林;宗晓华;陈静漪;;中国分城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4 张辉蓉;黄媛媛;李玲;;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资源需求探析——基于学龄人口预测[J];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建文;张元标;王志伟;黎艺行;;基于宋健人口模型的老年化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2 陈睿;王海群;鞠培军;;泰安市未来30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J];重庆与世界;2011年17期
3 李朝旗;周兴;;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法综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2期
4 宫攀;;农村小学撤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09年06期
5 项继权;袁方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与需求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3期
6 陈浩;马陆亭;;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李朝旗;周兴;;人口预测模型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8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9 李浩;;“24国集团”与“三个梯队”——关于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年01期
10 周文;赵方;;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库茨涅兹假说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鹏;;大学适龄人口减少对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崔盛;;从教育经费投入上统筹城乡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雷万鹏;谢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祥宇;朱青;矫雪梅;刘静;;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的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楚尔鸣;马永军;;消费增长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吗?——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芮璐;;动态宏观经济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圆盘极点配置[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马友记;李杰;李海涛;;甘肃省羊产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与应用对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李惠敏;陈天;臧鑫宇;;从单一到多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价值导向分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9 杨珂玲;张宏志;;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10 吴光东;;基于演化博弈的建设项目代理人合谋行为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蓉;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个性化需求预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奉莹;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贵先;重庆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向郑涛;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建模及实时诱导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5 邹斌;独立控制式油气两用燃料发动机匹配设计及切换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轩传树;从“制度—手段”到“价值—目标”[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7 万国威;社会福利转型下的福利多元建构:兴文县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于洋;双排抗滑桩受力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詹伟;山区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群区域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赵玲;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研究及应用[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艳茹;基于MATLAB的人口预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井婷;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邱旭辉;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系数中长期预测模型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雷文娟;疏勒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朱音萍;我国人口变动对高等教育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宋先杰;基于生命表法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楠;区域视角下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任仕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秋红;我国农村教师发展现状及我国农村教师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正惠;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蓉,岳昌君,李文利;努力构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李永胜;人口预测中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认定[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3 王红;徐益能;米红;;未来十五年福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预测[J];发展研究;2006年02期
4 许小君;霍登奇;张艳;;四川省2008-2015年中学教师需求预测[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林霁峰;;广西各类教育学龄人口变动预测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6 陈斌开;陆铭;钟宁桦;;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7 魏芷;;我国未来中小学学龄人口变动与师资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3期
8 李祖超;徐文;;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需求预测分析[J];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9 李玲;宋乃庆;龚春燕;韩玉梅;何怀金;阳泽;;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指标与测算[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10 石人炳;2000—2020年我国各级教育需求预测及建议[J];南方人口;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文婷;榕江县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富喜;株洲市“普九”适龄人口双驼峰现象及对策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2 李继怀;钱士奎;;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宏观规模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3 程瑶;;适龄人口下降趋势下教育规模与结构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调查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王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多因素预测及方法选择[J];高教探索;2008年06期
5 罗玲;;2008-202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师资及经费预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赵一鹏;陈锋正;宰波;;2011~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李继怀;;规模与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热议中的冷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8 段成荣,杨书章,高书国;21世纪上半叶我国各级学校适龄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0年04期
9 张继,杨晓明;21世纪上半叶我国农村学龄人口规模预测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余舰,吴树琴,胡建余,林军燕;我国部分地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调查报告[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国强;;新世纪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2 ;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3 辜胜阻;;化解高等教育大众化矛盾的战略研究[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孟强;杨潇;邓莹;;“公共设施级配体系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结合常熟公共设施布点规划[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梅介人;;评中国高等教育三大热点问题[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7 林锋;薛新伟;;人才投资与人才投资层化问题探讨[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8 徐新林;;培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9 严全治;苗文燕;;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性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蒋莉莉;;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农民就业形势展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世海;2011年占常住适龄人口3%[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2 记者 吴宇;上海10%适龄人口将成为志愿者[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陈晓春;我省高招规模趋向零增长[N];新华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韬;我市今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N];廊坊日报;2007年
5 记者 秦保树 通讯员 刘建学;盘点2008年教育 数字彰显优异成绩[N];新乡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初霞;城市适龄人口都能受高中教育[N];哈尔滨日报;2006年
7 记者 尹鸿祝 邱红杰;5年后将达1.24亿[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记者 周瑞 张淑瑜 唐亚南;迭部“两基”攻坚步履稳健[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9 温州大学 翁细金 郑航芝;适龄人口变化影响高等教育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苏云;岚皋县“两基”建设硕果丰[N];安康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玉芝;延边教育适龄人口分布变化与教育布局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2 孙磊;北京市人口变动对各级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田冀;山西省人口变动对各级学校教育规模发展趋势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丁卓然;辽宁省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钟莉;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胡美芬;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安秀芳;湖南省人口状况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蒋国星;农村高中阶段受教育人口变迁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红光;江信职院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红;厦门职业教育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的关联模式研究及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6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87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