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宕抑或催熟:童年禁忌的社会学分析
[Abstract]:Childhood taboo is a general term of prohibition in adult socie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value expectation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embodied in daily life. Taboos have important social functions not only for children but also for adults. Childhood and taboos are symbiotic. Taboos push childhood on the one hand, and propel childhood on the other. It can be seen from this that the taboos set by adults to children are contradictory and separate, which leads to the prolongation of children's childhood and the hope of children's early maturity, which makes the course of childhood full of conflict and pain. Childhood taboo is essentially the discipline of adults for children, which embodies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s and childre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中心;
【基金】:“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学术新人培育项目”资助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伊默;;“超级女声”的媒介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史一奇;;选秀节目生命周期的思考[J];传媒观察;2007年08期
3 李文杰;衣学勇;;娱乐的概念及发展动因[J];电影评介;2006年19期
4 李兴亮;知识分子与电视的关系新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李衡眉;古史传说中帝王的性别问题[J];历史研究;1994年04期
6 刘祖斌;;媒介形式·传播情境·话语空间——对“群聊”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界;2006年01期
7 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视听与读写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汪国华;;城市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再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李晓云;;媒介生态与技术垄断——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沈荟;电视娱乐经济与青少年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红兵;陈玉海;;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亚;制造快乐:走向娱乐的新闻技巧[D];复旦大学;2005年
2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4年
3 李一峰;传媒即体验[D];浙江大学;2006年
4 赵耸婷;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效宏;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源扩;财政法基本原则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7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6年
8 沈国麟;控制沟通[D];复旦大学;2006年
9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欣宇;论藏族习惯法的宗教维度——文化分析中的勘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黄小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鞠培霞;上巳节与少数民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彭燕;《诗经》女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武晔岚;广告的娱乐化生存初探[D];北京大学;2005年
6 董素青;都市报新闻组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卓斐;网络交往的审美反思[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连祥;特殊防卫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范丽君;内蒙古方言亲属称谓词文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朱光伟;文学语言与电子媒介关系初探[D];河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英;;“幼儿园教师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年03期
2 余珍有;幼儿园班级的社会学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3 张明红;新视角下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学分析[J];早期教育;2003年12期
4 王海英;;幼儿情感社会化——一种社会学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Z1期
5 刘晓娟;卢清;;弱势儿童早期阅读困难的社会学分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年06期
6 陈友娟;;师幼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幼儿教育;2006年Z1期
7 赵学菊;幼儿“反抗行为”与班级规范合理性的社会学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陈友娟;;师幼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年01期
9 徐莹莹;;从“消费”儿童到“生产”儿童——幼儿园“六一”庆祝活动转变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4期
10 刘黔敏;;幼儿“入园难”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晓倩;我国幼儿园教材的社会学分析[D];广州大学;2008年
2 梁春娟;社会学视野下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刘杨;幼儿教师话语权运作方式的社会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薛文娟;教育行政机构对民办幼儿园管理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娜;家庭社经地位对5-6岁儿童社会戏剧性游戏水平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0年
6 唐香玉;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88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28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