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节奏感与欣赏能力的培养
[Abstract]:The so-called rhythmic ability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young children to actively experience music, to sense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musical rhythm and to reproduce rhythm accurately. Children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hythm can properly express the rhythm and emotion of music with their own movements.
【作者单位】: 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61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玲;大学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基本途径[J];温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余娜玮;;浅谈早期浪漫乐派音乐的理解与欣赏[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5期
3 康瑜;康国威;;试论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廖霞;;浅谈青少年如何对待通俗音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郭丹;浅谈音乐欣赏与情感[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罗晨晖;;论高校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2期
7 曹成华;;为学生开启一扇音乐之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高雅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1年10期
8 文佳;;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欣赏同一音乐作品感受各异的原因[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刘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9期
10 窦曼娟;;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J];华章;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苟学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居永良;;小议书法课程中的草书教学[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8年3月——11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谢春荣;;在音乐环境中培养幼儿音乐的兴趣[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潘淑华;;谈蒙古族传统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徐馨;;在网络环境下巧用影视资源,激活艺术灵感[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施政;;感知、想象、创造——儿童舞蹈欣赏教学初探[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8 黄群;;造型艺术设计中的自然情结[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史莉娜;;让孩子成为健身的主人[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10 李进轩;;把好写字第一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申玉秀;霍市协会建设取得新进展[N];通辽日报;2010年
2 安塞县幼儿园 王小华;浅论如何培养幼儿音乐的欣赏能力[N];延安日报;2011年
3 思哲;音乐作品收费考验影视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配乐惹纠纷[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5 记者 谌强;傅庚辰作品研讨会音乐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瞿剑;商场背景音乐合法播放问题有望解决[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毛磊;弃CD,越来越多美国人上网买歌听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记者 伍华余;我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科尔沁原创音乐作品演唱会”举行[N];通辽日报;2008年
9 柴志英;历史的回顾 未来的展望[N];解放军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雷新;世界艺术版图的新亮点 百姓艺术普及的新课堂[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陈志强;音乐作品及其权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4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赵礼;萌芽·弥撒·基因·遗传[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7 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8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周静;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10 张璐倩;黑格尔音乐美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囡;音乐作品构建的层次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王相茹;音乐作品的理解途径与人文性解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雪梅;沈亚威三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音乐作品分析及演唱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鲁瑞红;解读谭盾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澄橙;施托克豪森电子音乐作品—《Kontakte》的作品分析[D];青岛大学;2010年
6 张智军;论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悲剧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辉;音乐作品的德性修养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甘甜;论MP3音乐作品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赵晶霞;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D];河北大学;2004年
10 周悦;刘欢音乐作品流行的成因和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8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49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