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基于入学准备的幼儿用筷精细动作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7: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入学准备的幼儿用筷精细动作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其本质是没有认清幼儿入学准备身心发展的内在关联。早识字、早算数、早写字是教育小学化的三大普遍表现。过早写字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反,如果在学前阶段没有做好精细动作的入学准备,也会导致学龄幼儿出现书写困难。用筷动作是幼儿精细动作技能的重要入学准备。学前阶段是幼儿学习用筷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学习的关键期,加之后续没有勤加练习,可能会影响幼儿一生的用筷动作发展与其他精细动作(书写、剪纸等)的发展。作为幼儿重要生活技能的入学准备,用筷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进餐过程。作为重要精细动作的入学准备,用筷及相关变式的精细动作有利于小学用笔写字动作有效衔接和快速适应,同时也促进着脑、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基于前期访谈与调查,比较了不同情况下的幼儿用筷动作水平与手部肌电特征,旨在为幼儿园对幼儿用筷时间与筷子的选择提供一定建议,为幼儿入学做好精细动作准备。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展开:实验一为三因素混合设计,抽选不同年龄、在园用筷持续时间的幼儿,要求其运用2双不同尺寸筷子完成3个用筷任务(夹取、夹断、转移),比较不同年龄、在园用筷持续时间和使用不同尺寸筷子的个体间用筷动作水平差异。实验二为三因素混合设计,抽选成人(专家)与幼儿(新手)两类被试,要求其用2双不同尺寸的筷子,完成3个用筷任务(同实验一),记录各任务的手部肌肉(右手拇短展肌、食指伸肌、尺侧腕屈肌,左手拇短展肌)的标准平均肌电值(AEMG),并进行比较。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是:1.基于目前幼儿园用筷现状与用筷对幼儿精细动作入学准备的重要价值,幼儿园应更加重视幼儿用筷,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用筷机会。2.幼儿较早用筷(约中班上)是有效果的,表现为更好的用筷动作水平。3.年龄越大的幼儿用筷动作稳定性越强,在园用筷持续时间越长的幼儿用筷力量控制越好。4.选择进餐筷应同时考虑用筷动作水平与幼儿的喜好程度:首先从幼儿兴趣出发,给予较小尺寸筷子供其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可用该游戏筷进餐,后期考虑选用尺寸稍大、用筷动作水平测试结果较好的筷子进餐。5.所有任务右手尺侧腕屈肌的平均肌电值均大于其余肌肉,夹断任务所有肌肉的平均肌电值均高十其余任务。6.新手型用筷者(幼儿)在完成难度较大或需要用较大力气的执筷任务时,产生对侧手拇短展肌激活现象。
【关键词】:幼儿 精细动作 入学准备 用筷动作水平 手部肌电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1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一、引言9-12
  • (一) 研究缘起9-10
  • (二) 研究目的10
  • (三) 研究意义10-11
  • 1. 理论意义10-11
  • 2. 实际意义11
  • (四) 研究问题11-12
  • 二、文献综述12-27
  • (一) 用筷:幼儿精细动作的重要入学准备12-13
  • 1. 入学准备概念界定12
  • 2. 国内外幼儿精细动作入学准备现状12-13
  • (二) 用筷精细动作的生理基础13-18
  • 1. 手部精细动作概念界定13
  • 2. 用筷精细动作生理基础13-18
  • (三) 用筷动作水平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方法18-23
  • 1. 用筷动作水平的三大影响因素18-22
  • 2. 用筷动作水平的两大评估范式22-23
  • (四) 用筷任务的肌电研究23-27
  • 1. 肌电简介23-25
  • 2. 用筷任务的手部肌电研究25-27
  •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27-29
  • (一) 研究思路图27
  • (二) 研究方法27-29
  • 1. 文献分析法27
  • 2.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27-28
  • 3. 实验法28-29
  • 四、幼儿园用筷现状与教师相关观念调查29-33
  • (一) 研究问题与目的29
  • (二) 研究对象与工具29-30
  • 1. 研究对象29-30
  • 2. 研究工具与过程30
  • (三) 调查结果与讨论30-32
  • 1. 幼儿是否在园用筷的现状及教师观念30-31
  • 2. 幼儿在园用筷进餐时间现状与教师观念31
  • 3. 幼儿园所用进餐筷现状31-32
  • (四) 小结32-33
  • 五、实验研究33-52
  • (一) 实验一:学前幼儿用筷动作水平的影响因素33-44
  • 1. 研究问题与目的33
  • 2. 研究方法33-36
  • 3. 研究结果36-41
  • 4. 讨论与建议41-43
  • 5. 小结43-44
  • (二) 实验二:学前幼儿用筷动作的肌电特征44-52
  • 1. 研究问题与目的44
  • 2. 研究方法44-47
  • 3. 研究结果47-50
  • 4. 讨论50-51
  • 5. 小结51-52
  • 六、综合讨论与结论52-59
  • (一) 综合讨论52-58
  • 1. 从动作发展连续性出发,为幼儿入学做准备52-53
  • 2. 遵循精细动作发展规律,适时学会用筷精细动作53-54
  • 3. 充分认识关键因素协同作用,精心提供用筷学习条件54-55
  • 4. 统筹精细动作发展次序,多维渗透用筷变式55-56
  • 5. 精巧设计用筷动作游戏,实现用筷、用笔有效衔接56-57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7-58
  • (二) 总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63-72
  • 附录1:幼儿园用筷现状调查问卷63-64
  • 附录2:幼儿园教师用筷观念调查问卷64-65
  • 附录3:进餐过程的用筷精细动作水平评估65-66
  • 附录4:实验一记录纸66-67
  • 附录5:实验二记录纸67-68
  • 附录6:实验二指导语68-69
  • 附录7:部分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照片69-7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奇,陶沙,曾琦,J.凯帕斯;论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王健;sEMG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0年04期

3 林磊,董奇,孙燕青,Claes von Hofsten;3—7岁儿童与成人筷子使用动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2001年03期

4 李红,何磊;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5 王丽;刘加海;王健;;表面肌电与腰背功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敏;中国优秀手枪射击运动员持枪臂表面肌电特征及其训练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入学准备的幼儿用筷精细动作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341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5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