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中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模仿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对于学龄前幼儿而言,在幼儿园班级活动中,动作和语言的模仿行为尤其是同伴间的模仿行为很常见。许多实验研究证明,模仿行为作为一种很必要的学习方式,对幼儿的自身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从另一角度来看,幼儿的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活动,因此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以及同伴关系的研究逐渐深入,然而具体针对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相关研究方面很少有针对某一具体行为展开分析。本研究重点对幼儿同伴模仿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班级管理实践提出建议及反思,最大限度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研究预计达到的目的是:首先,观察幼儿园中班的班级活动中出现的同伴模仿行为,并选取个别幼儿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进一步分析同伴模仿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各方面因素;其次,了解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并结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何利用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管理班级,为学前教育一线工作者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 研究采用了观察法,以4岁左右的幼儿为观察对象,选择了3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的中班进行深入的观察,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真实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以及模仿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出现的背景从学习、游戏、常规角度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实践角度阐述了模仿行为对班级管理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最大限度地将研究的结论与教学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总之,在进行具体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因为对幼儿同伴模仿行为有了深入的了解,能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所以教师能有效处理不同性质、不同影响的幼儿同伴模仿行为,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以及社会性发展、促进班级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中班幼儿 幼儿社会性发展 同伴模仿行为 影响 班级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选题和研究过程9-17
- 1.1 研究缘起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实践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14
- 1.3.1 国内研究综述11-12
- 1.3.2 国外研究综述12-14
- 1.4 研究设计14-17
- 1.4.1 研究问题14-15
- 1.4.2 具体步骤15
- 1.4.3 研究方法15-17
- 第2章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17-20
- 2.1 幼儿社会性发展17
- 2.2 幼儿同伴关系17-18
- 2.3 幼儿同伴模仿行为18-20
- 2.3.1 模仿者18-19
- 2.3.2 被模仿者19
- 2.3.3 模仿行为19-20
- 第3章 中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现状分析20-38
- 3.1 中班幼儿同伴模仿出现的背景20-31
- 3.1.1 学习过程中20-25
- 3.1.2 游戏过程中25-28
- 3.1.3 常规管理中28-31
- 3.2 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个案研究31-34
- 3.2.1 被模仿对象(幼儿 A)的个案研究31-33
- 3.2.2 模仿者(幼儿 B)的个案分析33-34
- 3.3 幼儿同伴模仿行为的原因分析34-38
- 3.3.1 客观原因34-36
- 3.3.2 幼儿自身原因36-38
- 第4章 中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38-45
- 4.1 中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对班级管理的影响38-39
- 4.1.1 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对班级管理的有利影响38-39
- 4.1.2 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对班级管理的不利影响39
- 4.2 班级管理中运用同伴模仿现象的建议39-45
- 4.2.1 有效安排幼儿的空间位置40
- 4.2.2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40-41
- 4.2.3 有效利用幼儿群体权威的作用41-42
- 4.2.4 正确的引导对同伴模仿行为有很大的影响42-44
- 4.2.5 深入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做出适当的回应44-45
- 第5章 研究的反思45-47
- 5.1 对同伴模仿行为研究的反思45-46
- 5.2 对班级管理研究的反思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2 林碧英;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2年02期
3 曾耀农;电影观众心理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01期
4 侯春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隐性模仿[J];教育科学;2002年05期
5 缪周芬;;儿童同伴关系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6 乔建中;熊文琴;;性别差异与儿童心理发展[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秦或;儿童的人际交往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徐长宽;对三类不同儿童的同伴交往的行为特征的自然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3期
9 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10 陈欣银,李正云,李伯黍;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龙红芝;幼儿同伴关系干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琛;教师互动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龚顺梅;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中班幼儿同伴模仿行为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34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