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浅谈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发布时间:2017-06-20 07:05

  本文关键词:浅谈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所谓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这一类行为心理学家把其称为亲社会行为。它是一种个体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关专家指出,6岁以前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时
【作者单位】: 天津市东丽区第一幼儿园;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行为趋向;人际交往;社会性发展;适应过程;游戏活动;行为心理学;家庭教育;自我中心;情绪和情感;
【分类号】:G611
【正文快照】: 所谓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这一类行为心理学家把其称为亲社会行为。它是一种个体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芳;浅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卓莉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1期

3 赵海钧;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教育培养[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4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5 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6 李桂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姬兴涛,张智,任旭林;儿童亲社会行为新近研究述评及启示[J];云南电大学报;2002年03期

8 李玉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心理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

9 寇_g,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10 吕哲委;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寇_g;;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峗;李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寇_g;;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宏利;张雷;;严厉型父母教养与同伴接受和亲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赵璇;周治金;;移情和道德感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庆鹏 黎洁 寇_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亲社会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孙卉;家庭因素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陈军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N];汕尾日报;201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富豪进入慈善榜做秀又何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李荔;李纾:弱者更合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刘国芳 中央财经大学 辛自强;经济人信念破坏信任[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宋平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共情的界定及其测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晓贤;儿童内疚情绪与初级情绪的发展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继波;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彤;虚拟社区中研究生亲社会行为的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金梅;不同虚拟内疚类型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选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程,

本文编号:464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464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