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积极与消极同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本文关键词:幼儿积极与消极同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同伴关系 学前儿童 社会网络 积极关系 消极关系
【摘要】:学前期,幼儿从家庭逐步融入一个班级群体,他们开始进行稳定而持续的同伴互动。同伴逐渐成为幼儿的重要他人,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幼儿同伴关系主要包含有亲和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行为三类。幼儿通过不断地与同伴互换这些行为,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社会网络。Fujisawa指出,幼儿的同伴社会网络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积极网络与消极网络。其中,积极网络主要包含亲和行为和亲社会行为,而消极网络以攻击行为为主。为了探讨学前幼儿这两种同伴网络结构的形式与特点,本文以太原市一所公办幼儿园中的一个小班和一个中班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试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一对一录像拍摄,并按照亲和行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编码标准进行编码,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对行为进行了提取公因子;随后采用SPSS15.0对积极关系、消极关系以及性别等进行了差异性检验。为了更进一步揭示幼儿积极与消极网络的结构与特点,本研究采用Ucinet6.0软件对小班和中班同伴关系的密度、小团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以往研究所不同的是,本研究还考察了幼儿同伴关系网络中的相互性,并在网络图中标出了其行为的方向性。研究结果显示: 一、中班和小班幼儿同伴关系网络中存在积极与消极这两种网络性质。 二、在网络结构中,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行为。同时,中班幼儿的积极行为也显著多于其消极行为;小班幼儿所表现出的积极与消极行为没有明显的差异。 三、中班的积极社会网络关系中,女女所组成的双人关系显著多于男男、男女这两种组合,也就是说女孩与女孩更容易结成积极同伴关系。而在积极与消极两种社会网络关系中,女孩与女孩所组成的双人关系都多于男孩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组合,这说明性别对幼儿同伴网络关系产生影响。 四、中班儿童所形成的积极关系网络比消极关系网络更紧密,而小班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积极网络关系中,女孩-女孩双人关系形成小团体的可能性要大于男孩-男孩双人关系或者男孩-女孩双人关系。相比较小班幼儿,四岁幼儿在积极关系中比在消极关系中更频繁的形成小团体。 五、中班网络关系中幼儿做出某种行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越多,收到同样回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两者的得分相关。
【关键词】:同伴关系 学前儿童 社会网络 积极关系 消极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文献综述10-22
- (一) 幼儿同伴关系的概念以及分类10-16
- 1. 亲和行为10-11
- 2. 亲社会行为11-12
- 3. 攻击行为12-15
- 4.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网络形成的基本原则15-16
- 5. 幼儿积极与消极同伴关系16
- (二)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研究16-19
- 1. 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17-18
- 2. 与本论文有关的社会网络理论和研究18-19
- 3. 几项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实证研究19
- (三)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幼儿同伴关系19-22
- 二.问题的提出与总体研究设计22-27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22-23
- (二) 研究设计23-24
- (三) 研究的意义24-25
- 1. 研究的理论意义24-25
- 2. 研究的实践意义25
- (四) 研究假设25-27
- 三、幼儿积极与消极同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27-48
- (一) 研究对象27
- (二) 研究程序27-28
- (三) 编码与计分28-30
- (四) 结果30-45
- 1. 编码一致性分析30
- 2. 幼儿积极、消极关系网络的存在30-31
- 3. 幼儿积极、消极网络关系的差异性检验31-34
- 4. 幼儿积极、消极关系的网络形式和构成34-45
- (五) 分析与讨论45-48
- 四、总讨论及建议48-52
- (一) 讨论48-50
- (二) 建议50-52
- 五、研究结论52-53
- 六、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妮娜;;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2 郑思明,程利国;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青少年的人际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胡书芝;吴新慧;李洪君;;社会结构异质性与流动儿童社会网络的建构——以同伴关系为核心[J];青年研究;2009年03期
4 王美芳;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徐安琪;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02期
6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7 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社会学研究;1999年03期
8 刘文,杨丽珠;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1期
9 王益文,林崇德,张文新;儿童攻击行为的多方法测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10 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思明;青少年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28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62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