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
【摘要】:现阶段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战略期。新疆位于“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的核心区,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技能型人才,他们肩负着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历史使命。责任意识是行为主体激发内在认知和倾向并自觉地承担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责任,不仅包括情感认知,也包括行为意向层面;责任意识是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发展的必备道德品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直接关系着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梳理并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责任意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以西南联合大学、南洋理工学院和西点军校为成功经验的典型,为提出解决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新疆的现实情况,通过调研分析,理清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责任意识现状,以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及学生自身为着力点,反思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和改进学校、企业、家庭、社会、自身为“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的要求融入到责任意识教育的实践层面,从而为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他人为宗旨,促进社会和谐为导向,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构建起“五位一体的”教育联动模式,引导他们时刻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真正成为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责任意识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8
- 1. 引言8-16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选题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4-16
- 1.4.1 研究重点、难点14
- 1.4.2 创新点14-15
- 1.4.3 不足之处15-16
- 2.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概述16-23
- 2.1 相关概念厘定及解释16-19
- 2.1.1 责任意识教育的内涵16-17
- 2.1.2 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17-18
- 2.1.3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特点18-19
- 2.2 责任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19-21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9-20
- 2.2.2 马克思主义权利与义务关系理论20
- 2.2.3 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0-21
- 2.3 加强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21-23
- 2.3.1 是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要求21
- 2.3.2 是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21
- 2.3.3 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21-22
- 2.3.4 是促进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22-23
- 3. 国内外高校责任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23-27
- 3.1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成功经验23-24
- 3.1.1 健全的制度保障23
- 3.1.2 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23-24
- 3.1.3 实践性教育的启示24
- 3.2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成功经验24-25
- 3.2.1 以文化为引导的“无界化”校园文化24-25
- 3.2.2 以理念为动力的“教学工厂”25
- 3.2.3 以能力为抓手的校企合作模式25
- 3.3 美国西点军校的成功经验25-27
- 3.3.1 层次递进的教育内容25-26
- 3.3.2 自成体系的责任意识教育环境26
- 3.3.3 灵活多样的责任意识教育方式26-27
- 4.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7-40
- 4.1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27-34
- 4.1.1 对国家的认同意识较强,缺乏实际行动28-30
- 4.1.2 对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较强,知行不统一30-32
- 4.1.3 维护家庭和睦意识较强,感恩意识不足32-33
- 4.1.4 自我生命责任意识较强,成才责任意识较弱33-34
- 4.2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4-40
- 4.2.1 高职院校对责任意识教育实效性不强34-36
- 4.2.2“校企合作”对责任意识教育未充分发挥36-37
- 4.2.3 家庭教育中责任意识教育目标性不明确37-38
- 4.2.4 社会教育对责任意识教育的针对性不强38-39
- 4.2.5 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教育能力欠佳39-40
- 5. 加强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40-51
- 5.1 充分发挥学校责任意识教育的阵地作用40-43
- 5.1.1 增强课堂责任意识教育效果,提高学生责任认知能力40-41
- 5.1.2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责任情感41
- 5.1.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锻炼学生责任意志41-43
- 5.1.4 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坚定学生责任行为43
- 5.2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对责任意识教育的影响作用43-45
- 5.2.1 挖掘优秀企业文化育人资源44
- 5.2.2 发挥企业实践育人功能44
- 5.2.3 增强企业管理育人能力44-45
- 5.2.4 开发企业育人环境45
- 5.3 充分发挥家庭责任意识教育的基础作用45-46
- 5.3.1 提高家长责任意识,注重子女的养成教育45
- 5.3.2 家长要树立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新理念45-46
- 5.3.3 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46
- 5.4 充分发挥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统领作用46-48
- 5.4.1 创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责任氛围46-47
- 5.4.2 加强网络监管,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47
- 5.4.3 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入推进“去极端化”47-48
- 5.4.4 坚持精准扶贫,发展社会经济48
- 5.5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责任意识教育的关键作用48-51
- 5.5.1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要自尊自爱,树立生命责任意识48-49
- 5.5.2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要自律自控,树立成才责任意识49
- 5.5.3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要自强自立,树立感恩责任意识49
- 5.5.4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要自信自觉,树立奉献责任意识49-51
- 结语51-52
- 附录52-55
- 参考文献55-59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9-60
- 后记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州;;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4期
2 周锋;张剑;陈荣飞;;浅析科学人才观下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4期
3 张园;陈建华;;高校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评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4 胡庭胜;;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及其实效性提升[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5 易谋;姜敏;李媛;;从企业角度反观高校责任意识教育[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1期
6 程惠群;陈冬林;;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2年02期
7 孙海英;;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王希俊;;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2年01期
9 陈菲;焦垣生;;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11期
10 祝丽;;责任意识教育漫谈[J];林区教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笃钦;;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2 周倩;;刍议差异性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璇;张智敏;;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结构初探及现状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惠兰 赵德义;代池坝矿生产矸砖1200万匹[N];广元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梁永军 通讯员 刘咏生;一条主线 四点切入[N];中国民航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厦;关注新“4050人员”[N];协商新报;2010年
4 郝颖钰;树立与现代法治相匹配的公民意识[N];济南日报;2008年
5 徐延涛;“创争”活动对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N];白银日报;2008年
6 南宁铁路局湛江货运中心党委书记 张有忠;发挥保障作用 确保货运改革顺利推进[N];人民铁道;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浩然;坚持精心育警 加强队伍建设[N];大庆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丹;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敏;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程惠群;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4 蔡敏莉;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王滢琳;基于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调查的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秦志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伍晓辉;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超;志愿服务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9 王燕红;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10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6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10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