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12:23

  本文关键词: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文素质 职业活动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艺术类专业


【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高职教育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之后,面临整体“提质”的社会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人才观也发生了变化,T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就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T型人才观被广泛接受,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转型的一种重要社会因素。当下,就业形势持续紧张,高职教育学制短,课程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和清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是否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也备受关注。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关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高职艺术类具有代表性,成为本文合适的研究对象。 本文首先通过阐述职业活动导向理论的内涵,使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建构有了坚实的依据;接着结合职业活动导向理论,分析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内涵、内容及模式。基础能力、社会能力及专业能力课程模式、“系域”人文素质课程模式、人文素质实践课程是三种主要的课程模式。 文中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人文素质课程观念尚不清晰,课程结构尚未搭建;人文素质课程理念性与实践性不强;人文素质课程脱离职业活动特点,是人文素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对此,文中从通识教育理念、市场导向、课程体系失衡以及艺术专业特点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最后,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中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几点对策:确立适应艺术高职教育的人文教育理念;构建艺术类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艺术类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环节;建立一支满足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加强人文素质课程的评价与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高廉怡,郑富兴;论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4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5 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6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沈湘平;高度重视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张君;“入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1144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144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