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视角探索高职文化创意设计专业群建设
本文关键词:从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视角探索高职文化创意设计专业群建设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文化创意设计专业群应针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与优化,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为载体、以培养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首先以传统核心专业为基础,产业业态新发展为牵引,调整专业群"融合"布局;其次以文化创意产业联合创新服务平台为依托,逐渐提升专业群"融合"能力;再次以产业工作站为龙头,建立智慧互联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与创业创新项目库,壮大专业群"融合"基础;最后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为支撑,通过合作共享模式构建专业群"融合"发展共同体,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分类号】:G712.3
【正文快照】: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主线。其中,文化创意设计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提升改造制造业,重塑中国制造的优势;强化农业的文化意蕴,展现现代农业的魅力;充实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质;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艳红;;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3期
2 易新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罗勇武;刘毓;肖冰;易峥英;何芸;;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年11期
4 王清华;;专业群经理岗位建设透视——专业群建设系列研究之一[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黄盛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清华;;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专业群建设系列研究之二[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吴小蕾;;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23期
8 常宏志;;浅论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06期
9 肖坤;陈粟宋;陈燕舞;;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9年04期
10 李桂霞;;基于适应珠海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职教论坛;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福智;;技工院校专业群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钟建明;;云南省开设计算机类高职专业公办院校和专业群的定位及对策的比较研究——以玉溪农职院计科系为例[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汤国庆;江海学院打造重点特色专业群[N];扬州日报;2012年
2 夏晶莹邋记者 叶小静 通讯员 姜瑜;温职院打造国字号专业[N];温州日报;2007年
3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沈斐敏 教授;海陆并进 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淄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鹿林;打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N];淄博日报;2009年
5 苏峤;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5111”科技富农工程[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王振洪;高职:校企“网状”合作新趋势[N];光明日报;2011年
7 刘建平;锻造专业品牌 提升竞争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魏颖;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N];天津教育报;2007年
9 通讯员 张玉鹏 记者 毛浓曦;八成学生提前一年被企业“预订”[N];工人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呼延思正 通讯员 李敏辉;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驶入发展“快车道”[N];西安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娜;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美佳;吉林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于晓棣;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金晶;铁路高职院校人才市场分析与营销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10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31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