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01:07

  本文关键词:“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出处:《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德育 实效性


【摘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发布后,“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大力推行和广泛推广。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活力和生机,但是同时也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各基层中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发展还不平衡,暴露出的德育空白、德育断档等现象和问题,特别是“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严重地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德育工作要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就必须根据新的形势进行改革创新,增强中职德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提高中职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论文围绕“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进行研究,,在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题座谈等方式对我省某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企业、家庭、社会的需求状况等内容进行调研和工作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法律、法规,中央文件,德育大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在理论上指导本论文研究。同时以本人所在学校(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由特殊引出一般规律,构建了“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德育工作发展思路:紧紧结合中职学校工作实际,提出要明确以增强中职德育实效性为目标,彰显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树立中职学生观、实践育人观、合力育人观三个观念,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和全面素质育人四个育人环节,统筹德育工作与教学、学生管理、实践活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学生顶岗实习五个工作关系,从加强“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理念的提升、德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调整、德育教育管理服务方式的完善、校企文化建设思路的渗透、实践育人工作思路的深化、德育评价标准的更新等六大方面提出了“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新策略和新举措。 由于中职德育工作是一项常新的工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下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并没有结束,后续研究的重点将更加关注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的联动管理机制,以不断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Abstract]:The training mode of " post practice " is as the basic teaching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t also brings many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 The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can not only adapt to the demands of high - quality workers and skilled talents , but also bring about a lot of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 the autho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vocational school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matic discussion . Due to the new work , the research on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training of " top - duty practice " has not finished , and the focus of the follow - up study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inkag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 enterprise , school and student , so as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for personnel training .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芮彭年;;影响青少年文化自觉的困境及其对策[J];中国德育;2009年10期

3 张学雷;试论中职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4期

5 李小鲁;;广东省中职学校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7 李爱东;中职学校德育课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刘根华;;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9 李娜;;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10 陈厚丰,谢再根;论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高教;1999年04期



本文编号:1385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385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