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发布时间:2018-03-20 22:00

  本文选题:职业教育 切入点: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 出处:《职教论坛》2015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沟通成为一个突出而又现实的问题,整体规划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内容的衔接也是当务之急。当前中高职德育课程之间存在课程重复、内容脱节、知识点交叉和课时量不足等问题,与之对应的解决路径有调整课程、补充内容、重组知识点和调整课时量等。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effective link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prominent and realistic problem.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it is urgent to construct the link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clude adjusting the course, supplementing the content, reorganizing the knowledge point and adjusting the amount of class hours.
【作者单位】: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4年上海市教委委托项目“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子项目“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一体化框架建构研究”,主持人:徐松鹤 2014年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主持人:茌良计
【分类号】:G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娇妍;;试论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中外中学德育课程比较[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5年04期

3 崔景贵;国外职校德育课程改革趋向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3期

4 郑航;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及其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3期

5 苏重来;德育课程教学要注重实用性与有效性[J];机械职业教育;2001年11期

6 郁之虹,张菊香;关于传统德育课程教授模式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7 佘双好;实践德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构想[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06期

8 乔建中,钱春霞,王辉,孙俊才;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12期

9 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基本特征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04期

10 冯增俊;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历史转型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齐少宏;;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式初探[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燕;;“心理游戏”育德功能及其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陈晶敏;;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影响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4 位华;;让品德课堂凸显生活的气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祖瑞 陈科澜;中小学德育课程:步履蹒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赵正元;北京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重实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李剑;教育技术,,让“共创”德育课程走向未来[N];江苏教育报;2014年

4 宁波大学 张文鸯;德育课程拓展德育新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版撰文 戈红;开发德育课程 培养健全人格[N];天津教育报;2008年

6 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王世赋;我省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有序推进[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7 郝俊龙;我市将实施新的中职学校德育课程[N];商洛日报;2009年

8 早报记者 邹娟;大中小学 德育课程将衔接[N];东方早报;2012年

9 ;石景山区以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引领区域教育创新发展[N];北京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刘海英;让学生参与体验式德育课程[N];中山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敏;A中学德育课程链开发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巧燕;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张晓群;小学动态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林加挺;德育课程体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施莉明;注重职教特色 构建新时期开放型德育课程体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雄飞;大学生对德育课程认同感的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兰英;初中德育课程像册集评价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晓蕾;我国德育课程研究综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宫晓虹;高校德育课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金红;中学德育课程自主开发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40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640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4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