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兼职教师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27 09:30

  本文选题:澳大利亚 切入点:职业教育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不但学历高、数量多,而且管理规范,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社会教育资源,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之对比,我国高职兼职教师存在地位不高、管理不规范、数量和素质都有待提高等问题。反思我国高职兼职教师存在的问题,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以期对我国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所启示。
[Abstract]:Part-time teache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 not only have high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a large number of teachers, but also have a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which is a rare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 and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tatus of part-time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not high, the manage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art-time teachers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so on. With a view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gent of part-time teachers in China some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7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廖波光;;澳大利亚职教师资体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启示[J];广西教育;2011年15期

2 孔凡成;;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兼职教师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8期

3 张天熙;高职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和策略[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陈祝林,王建初;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04年21期

5 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俊;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韩海燕;;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3 旷健玲;;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4 杨涛;郑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06期

5 蔡小平;;高职动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舞台;2011年02期

6 曾繁相;;略论澳洲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福建轻纺;2009年04期

7 莫玉婉;莫春雷;;澳大利亚TAFE学院高职教师资格标准探析[J];纺织教育;2011年02期

8 高宏;;论高职教育兼职师资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0期

9 冯昊;;浅谈国外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2期

10 廖波光;;澳大利亚职教师资体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启示[J];广西教育;2011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红;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薪酬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莉;辽宁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梅;澳大利亚TAFE学院校企合作实践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彦飞;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亚美;产学研合作机制下山西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健;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青芳;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罗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蔡玲玲;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铁岩,吴兴伟,刘铁雷;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结构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李燕;美国高校兼职教师的发展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3 吴兴伟 ,高峰;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法的研究[J];理论界;2003年01期

4 沃斌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澳大利亚的经验与启示[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高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我国职教发展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2期

7 李志宏 ,王伟 ,李津石;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 规范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07期

8 张炳耀,费重阳;浅议高职高专师资培养培训的途径[J];职教论坛;2003年11期

9 彭红玉;发达国家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4年31期

10 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景宏华;澳大利亚职教培训框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2 冯萍;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学院师资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舟峰,张兴琳;美国高校兼职教师的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黄东昱;;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6期

3 黄斌;毛青松;;规范兼职教师管理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10期

4 曾朝霞;;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6期

5 潘亚儿;;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激励措施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6期

6 柴晋芳;;美国高校兼职教师的聘用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欧阳群宏;;高职院校要切实重视兼职教师管理[J];商业经济;2008年04期

8 曾朝霞;;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9 高喜武;史耀华;;兼而求专重实践——职教培训合格兼职教师刍议[J];石油教育;2009年06期

10 彭桂芳;;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培养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郑丽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制度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励之言;;重视“模块化反馈”在企业兼职教师管理中的作用[A];上海市烟草系统2012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经济管理类)[C];2011年

3 罗小秋;;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培育“兼职”教师队伍[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曹晔;;重视兼职教师的发展 构建二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铁成;田也壮;;聘请兼职教师实现人才资源共享[A];新世纪人才战略研究——黑龙江省人才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治华;;对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教学团队的认识与思考[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贺继明;破解兼职教师难题[N];光明日报;2012年

2 江苏省泰兴市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 李华;兼职教师让学生与岗位无缝对接[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黄继妍;井冈山干部学院聘任首批在赣兼职教师[N];江西日报;2004年

4 尹玉莲;渤船重工聘专家做兼职教师[N];中国船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琴;让兼职教师成为校企“纽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张彦武;河南铁通选拔骨干任兼职教师[N];人民邮电;2006年

7 廖开华 记者 肖志元;市国税局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N];广元日报;2007年

8 记者 蒋夫尔;新疆职校兼职教师可获资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特约记者 王新;职校聘兼职教师可获专项资助[N];阿克苏日报;2008年

10 罗永华 肖红娥;员工不出钻井队缺啥补啥[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忻玉芳;民办高校兼职教师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家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宁宁;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4 叶青;陕西省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发展的路径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秦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

6 安宗锦;青岛市民办高校兼职教师激励因素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侯丽丽;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江秀兰;高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创新及制度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惠敏;激励理论在我国民办高校兼职教师管理应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张静;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670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670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