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省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为例
本文选题:闽台合作 切入点:现代职业教育 出处:《教育评论》2017年07期
【摘要】:文章以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平台为研究对象,对构建平台的背景、意义和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运行机制、培训方法、培训课程、质量监管和成果,为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研究基础,也对区域合作培养教师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Abstract]:Taking the Fujian-Taiwan joint training platform for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latform, and summariz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Fujian-Taiwan Joint training Center for Fujian Polytechnic Teachers in Fuji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course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achievements provide new ideas and research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ujian and Taiwan joint training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also provide practical reference basi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raining teachers.
【作者单位】: 福建工程学院校党委;福建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福建工程学院校人事处;福建工程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构建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编号FJB15052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仁华;蔡彬清;陈群;;依托工程管理专业学位培养现代职教师资的探索——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2 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10期
3 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仁华;詹友基;李建兴;李宁;;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省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为例[J];教育评论;2017年07期
2 郭少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于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12期
4 李晓芳;;内蒙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7年12期
5 孙澄;董慰;;转型中的建筑学学科认知与教育实践探索[J];新建筑;2017年03期
6 赵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7 张君诚;许明春;;应用型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思维和路径选择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8 王立新;赵哲;;安阳师范学院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以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学校转型发展[J];中州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9 骆福林;;教育资源优化方案对高校宏观转型的时代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4期
10 庞海燕;;从主责角度谈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秉林;和震;张斌贤;;教育专业学位新拓展 职业教育发展新举措——写在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之际[J];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17期
2 周险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基于二十四所培养高校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年02期
3 吴仁华;;大学科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工科的重要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4 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5 王世斌;郄海霞;余建星;王杰;潘海生;孙克俐;;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以麻省、伯克利、普渡、天大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6 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4期
7 李培根;;谈专业教育中的宏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1期
8 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9 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福有,任国均,石履渊,李长平;按需招生 县校共管 联合培养——建立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有效机制[J];高等农业教育;1992年06期
2 陈益健;周玉;;闽台高校“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研究——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陈金建;;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实施与思考[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孙小红;;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性研究——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年09期
5 杨文莉;;成都蜀兴职中与电信企业联合培养实用型人才[J];职高生;2000年06期
6 李庆瑶;;论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产生背景及关切点[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郑继昌;高职“1+1”和“产学并进”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3期
8 戴卫军;唐燕妮;李大成;;高职对口支援专业联合培养学生实践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9 刘玉芳;肖文芳;;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创新研究[J];煤炭经济管理新论;2013年00期
10 余坤和;易思飞;;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财经高职院校为例[J];软科学;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玉芳;肖文芳;;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创新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3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余潇;41个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确定[N];福建日报;2009年
2 陈政;福建林职院被确定为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院校[N];闽北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东亮;19家职校互认学分联合培养[N];北京日报;2012年
4 徐勇;西门子与南信院联合培养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N];新华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王国海;高职院校尝试培养“应用型”研究生[N];中国纺织报;2013年
6 记者 李沙青;北美职业学院与企业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N];云南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689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689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