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特点及改进策略
本文选题:高职院校 + 布局结构 ; 参考:《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01期
【摘要】:高职院校区域布局不均衡是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省际间不均衡,各省高职院校数差距大;二是地区间不均衡,高职院校主要聚集在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数较少,尤其是民办高职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三是城市间不均衡,中心城市依然是高职院校分布比较密集区域,尤其是中西部省份的民办高职院校主要位于各省的中心城市。为推动高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配套政策安排,省级及以下地方主管部门要发挥协调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要利用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
[Abstract]: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practical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layout structur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levels: one is the imbalance among provinc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mbe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each province is large; the other is the imbalance among region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inly gather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and the numbe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relatively small. In particular,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scarce; third, the city is not balanced, the central city is still more densely distributed areas, 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of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central cities of the provinc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ompetent departments should make necessary policy arrangements, the provincial and local competent departments should play a coordinated and promoting ro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specially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to innovate the development model.
【作者单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基金】:佛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2015-BZ51),主持人:莫玉婉
【分类号】:G71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欢;;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教师角色的转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11期
2 刘作田;强化政府行为 大力调整高校布局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1998年03期
3 简大权;西部开发与高校布局结构调整[J];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4 周保源;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张忠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工作重点[J];教学与管理;2005年25期
6 华灵燕;罗银利;;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动因、困难及对策——基于湖北钟祥、沙洋的调查分析[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12期
7 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成效——基于中西部6省区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年02期
8 王颖;杨润勇;;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负面效应:调查反思与对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4期
9 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课题组;范先佐;周芬芬;贾勇宏;郭清扬;王远伟;曾新;;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目的和成效——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的调查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斛建军;阙祥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J];榆林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莹;;中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和动力——基于河南许昌、信阳的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范先佐;;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目的、方式、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的调查与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莹;;中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障碍及方式选择——基于河南许昌、信阳的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佳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晓云;;高等教育学科布局结构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杜晓利;;美国高等教育布局的特点与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胡耀宗;;规模与质量视域下的山东高等教育发展考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义军;国电集团进入布局结构战略调整期[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赵小雅 赵正元;北京:布局调整意在均衡与优质[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韩晖;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要得到进一步优化[N];常州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曹昱;国企布局:如何进一步优化[N];江淮时报;2014年
5 记者 薛梅;吕梁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N];山西日报;2005年
6 记者 冯舒玲;我区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N];宁夏日报;2006年
7 任芳;我市规划2007-2010年中小学校布局[N];无锡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麻仁慧;巧布局带动基础教育大发展[N];甘肃法制报;2011年
9 记者 魏瑶;合理构筑产业布局 高起点规划兰州新区[N];兰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娟;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 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N];开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慧青;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周芬芬;效率与公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标冲突与协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传民;装填布局与斩断切割布局理论及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郑利霞;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及其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丽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益锋;浙江省建德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魏杏杏;社区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伟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薇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6 王晓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忠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晓宇;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张绪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村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银利;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9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01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