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士”学位制度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
[Abstract]:Based on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normal"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engineering degree", analyzes that the system of "engineering degree" shows the education fairness.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o promo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deepening the reform,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running schools, and to construct the important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n it expounds the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normal"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the degree system. These paths mainly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to give legitimacy to the degree of "engineer", defining the standard of awar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andardization of degree of "engineer", strengthen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 and so on, so as to increase the gold content of the degree of "engineer".
【作者单位】: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吉林大学;
【基金】:2014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贵州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4GH055,项目主持人:李宏昌) 2014年度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资助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A184,项目主持人:李梦卿)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梦卿;安培;;从工士学位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2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赵德武;[N];光明日报;2015年
2 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梦卿;[N];中国教育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圣;;高职院校试水“工士”学位之归因及校本标准释义[J];高教学刊;2015年09期
2 马俊哲;鄢毅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设置研究综述[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 李茜;;“一带一路”对地方师范院校战略发展影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4 李梦卿;杨楠;;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多维价值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年05期
5 李梦卿;安培;;“工士”学位的学理逻辑、法理意义及选择最优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6 张秀霞;;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年16期
7 陈厚丰;李海贵;;建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7期
8 汤生玲;蔡禹龙;;信息不对称理论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新建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年04期
9 韩同友;花爱军;;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高校推进二级学院院务公开的实践路径[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10 李兴国;;新常态视域下地方高校战略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范旭光,乔志和;异质共生理论及其在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2 李梦卿;张君第;;“工士”学位在我国职教人才培养中的可实施性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宋秋蓉;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思想及其启示[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4 王有升;;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体制分析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03期
5 王利芬;骆四铭;;论基于学位本质的学位制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03期
6 牛龙菲;异质发生学与一般进化论[J];哲学研究;1992年05期
7 柳友荣;;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文明”[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3期
8 孙颖;刘红;杨英英;;日本职业教育质量外部评价的经验与启示——以高等专门学校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明远;略论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问题——兼谈学位制度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万小娟;薛彦华;;日本学位制度的沿革及其特点[J];高教探索;2006年04期
3 杨金花;薛彦华;;法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李恩;李洪普;;近代我国学位制度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周建平;;我国学位制度改革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景龙;;对中国当代学位制度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1期
7 田鑫鑫;张磊;;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3期
8 程同顺;高飞;;试论当前中国的学位制度改革[J];江苏高教;2007年04期
9 吴本厦;;我国建立学位制度的决策和立法过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4期
10 冒澄;;欧美发达国家学位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本厦;;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辛文;学位制度要立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王利锋;把握学位内涵 完善学位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程玉梅;“学位制度恢复与文学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南大学校长 黄伯云 本报记者 姚晓丹 整理;学位制度建设大有可为[N];光明日报;2011年
5 黄可心;21世纪,,学位制度国际化[N];吉林日报;2002年
6 记者 姚晓丹;中国特色学位制度基本形成[N];光明日报;2011年
7 ;完善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N];人民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浩;俄根据需求创新学位制度[N];科技日报;2009年
9 清崛;建立学位制度:开拓培养选拔专门人才的途径[N];新清华;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翟帆;工士学位,国家学位制度会采纳吗?[N];中国教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伟良;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位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陈;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传统与变革[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少琳;法国学位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嵩;中英学位制度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程萱;美国学位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欧涛;知识社会视野中的学位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罗龙平;高等学校学位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5 陈洁;近代中国学位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08年
6 周芳军;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学位制度看三十年来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8 谌洪法;民国时期学位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郭晓辉;高校学位管理的法制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杨志亮;胡宝兴与华中农业大学不授予学位纠纷案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39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13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