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对职业教育课程的规定性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is regulated by technology. I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iates from technology, it will fall into a dilemma.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ainly realized by curriculum,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regulation of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structure, curriculum conten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Analyzing the regulation of technology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philosophy will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 type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基金资助项目(mjzxjx1405)
【分类号】:G7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白世国;从人类生存角度看教育的本质[J];教育评论;1997年05期
2 肖凤翔;隐性经验的习得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3 张斌;论技术知识的综合特征[J];求索;1991年02期
4 李美凤;;“人的技术化”:内涵与过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夏建国;冯雯雯;;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的理论依据——基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视角[J];职教论坛;2009年30期
6 刘同舫;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三) 技术的边界与人的底线——技术化生存的人学反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3期
7 王伯鲁;广义技术视野中人的技术化问题剖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06期
8 王治东;;选择与超越:关于技术化生存的哲学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3期
9 陈向阳;;论当代技术教育的四种可能进路——基于米切姆技术概念框架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岗;;理解“技术实践”——基于科学、技术的划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张倩;许丹雅;;商科高职院校能力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金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英才培养问题[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邱咏梅;高等教育主体形态的变化——关于后精英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晓琴;;高等教育课程适切性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汪晶晶;章锦河;;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贺长元;;开发全民创意: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定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贺长元;;发明实施:创造过程的延续扩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9 李剑;;技术化生存的人性危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刘晓玲;;从发展动因的角度谈高职教育“本土化”的课程改革[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粟显进;吴尚忠;赵胤淳;邓玉喜;梁孟光;曾学清;;改革开放以来国土资源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现状分析[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2 马艳阳;侯艳红;冯向莉;;高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4 孟艳杰;王睿;;作为一种文化选择的技术创新[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李发荣;;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边疆高职教育改革与探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之路[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邢彦明;;政法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探讨[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周燕;;基于技术客体二重性的技术问题分析[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方华基;许为民;;工程伦理的STS考察:从个体伦理走向共同体伦理[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10 蔡乾和;;生物学隐喻引入工程哲学研究的合理性[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修丽娟;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旭虹;论大学决策权力运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欢;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刘行;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余萍;中等职业学校“订单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周玉松;印刷相关专业综合项目实习的研究与实施[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椿;;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林德宏;“技术化生存”与人的“非人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4 李美凤;李艺;;人的技术化之合理性辩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1期
5 肖凤翔;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6 徐国庆;从技术哲学视角重思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J];职教通讯;2002年08期
7 王伯鲁;广义技术视野中人的技术化问题剖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06期
8 刘文海;技术负荷政治吗?[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01期
9 王伯鲁;广义技术世界的结构与演进规律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2期
10 乔瑞金;张秀武;刘晓东;;技术设计: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论域[J];哲学动态;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振鹏,陈华,傅春;技术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理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2 乔佩科;;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刘强;;技术知识供给中的政府公共服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4 赵志成;吕乃基;;难言技术知识及其传播途径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魏杰;;技术知识也是价值的源泉吗?——与陈越和林菲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4期
6 张德育;技术知识无法成为商品——兼与魏杰及陈越、林菲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2期
7 张斌;论技术知识的综合特征[J];求索;1991年02期
8 郑士贵;技术知识的度量和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8期
9 ;劳动保护知识问答(三)[J];中国邮政;1991年04期
10 王丽;;探究技术知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文红;张骁;赵亚普;;什么影响了产品创新:技术还是市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刘军 通讯员 董旭霞 冯树芳;何以激发学习动力[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吉林省永吉机关幼儿园 梁艳华;园长要有六种意识[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同济大学 张玉臣;构建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江雪;创新三模式:效果好不一定花钱多[N];中国企业报;2012年
5 蒋万全;安全生产:人是关键因素[N];中国石油报;2004年
6 杨紫玉;科技服务到村寨[N];阿坝日报;2006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杨光斌;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N];北京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保林;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流动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2 崔政;当代科学与技术知识所有权问题[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娜;技术知识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模式探析[D];东北大学;2012年
2 宁艳阳;企业隐性技术知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尹雪慧;技术知识的价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宋晓颖;企业技术知识转化矩阵模型探讨[D];兰州大学;2007年
5 黄剑;技术知识传播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邢博雅;国有控股企业技术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90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29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