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3 10:55
【摘要】: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着合作形式单一、企业参与内在动力不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在借鉴国外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若干建议。
[Abstract]: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long-term stable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uch as the single form of cooperation, the lack of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enterprise participation, the 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imperfect service system, and so 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and the experience of some foreig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the cooperativ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G7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锡宝;朱剑萍;;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锡宝;朱剑萍;;高职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与文化认同[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6期

2 王君;高建中;卢侠;;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缺陷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3期

3 李松柏;刘义伦;;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阶段本科培养方案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兰先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2年11期

5 焦明连;;卓越测绘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研究[J];北京测绘;2012年06期

6 刘军;王东生;;校企深度融合的策略探析——以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33期

7 聂玉翠;;浅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探索;2014年02期

8 叶继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宋秀英;;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量与质”对就业正影响的探究[J];四川建材;2014年06期

10 何仁聘;;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陈金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单作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贯爽;校企合作工程师培养中的企业角色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敏;浅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动因[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刘俊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学校大计 教师为本[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聂嘉恩,蔡佩仪,赵美英;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孙蔚;关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赵志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搞好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李筠,王纪;浅谈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王娜;;浅议高等职业教育在入世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2期

9 王林;;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邓岳敏;;浅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5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周燕;;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建设[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易元祥;;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第五分课题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2 教育部副部长 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张旭东;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持续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4 傅国珍;抓住机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贵州政协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郑建文 实习生 卢兆欣;重视高等职业教育[N];南通日报;2005年

6 宋金萍;办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N];新华日报;2004年

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王保华 从春侠 黄永军 张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云平;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亟须加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靳宝栓;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刘熙;云南高等职业教育获外国优惠贷款[N];云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8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丛珊珊;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忠志;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7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07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0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