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ZS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11:31
【摘要】:历经30多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的系统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构建高校教师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探索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问题,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以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实现与高校战略发展的一致性。 本文借鉴较为成熟的企业能力素质模型理论,,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工作任务性质和特点,选取ZS职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目前ZS职院在教师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小组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分析教师岗位能力素质,并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教师岗位的能力素质进行了归类,建立了教师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探索了ZS职院应用教师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方向,进而为ZS职院教师管理进一步运用能力素质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extraordinary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heoretical level, vocat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most precious resour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eacher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unning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normative manage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to give full play to teachers' initiative and to realize 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constructing the model of teachers' post competence and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more mature enterprise ability quality model theory, unifies our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ork task n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selects the ZS vocational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ZS vocational college in the teacher management aspect question, Using the methods of expert group, behavior even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ers' post competence quality, and classifies the teachers' post competence quality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dat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model of teachers' post competence quality, probes into the direction of applying teacher post competence quality model in ZS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n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competence quality model in the management of ZS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王宇红;;优秀大学生素质模型构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2 洪亮;;胜任素质模型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07年02期

3 吕瑾;葛苏琼;;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员工进岗进档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4 王诗然;;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S1期

5 王睿;;能力素质模型的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6期

6 王哲;章习;柴静;张晶晶;钟圣乔;庾多;;劳动关系专业素质模型构建报告[J];现代商业;2011年15期

7 魏正书;素质三题[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周立军;赵普光;;素质模型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9 谢平芳;;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6期

10 何勤;;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华洽;徐俊峰;;素质薪酬体系设计及其适用范围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现代管理学与党的建设科学化初探[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3 娄玮瑜;钟建安;周娜;;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核心素质模型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余铁军;张雪霞;高葆新;吴培亨;;超导Fresne1公式及表面阻抗Zs的研究[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5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小学正职校长领导素质模型构建及测评工具开发"课题组;;“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小学正职校长领导素质模型构建及测评工具开发”研究报告[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6 乐国林;毛淑珍;;企业骨干人才甄选的二元匹配结构与运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郭祥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8 戴国斌;;管理与哲学的关系:基于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梁唐;黄莲芬;;石评梅在教师岗位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谢立新;李军;蒋汉斌;;以战略为导向的航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平;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与运用[N];首都建设报;2011年

2 刘建萍 苏伟;陕飞集团完成素质模型基础建构[N];中国航空报;2008年

3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刘杰;近半员工对“人力素质模型”陌生[N];组织人事报;2010年

4 农行党校2007年春季领导干部进修班第五课题组;胜任素质模型及其在农行应用的设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5 李强;能力素质模型: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N];国家电网报;2008年

6 杨旭芳 刘磊;胜任素质决定员工高绩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7 詹伟峰;建立素质模型 打造优秀管理团队[N];中国矿业报;2007年

8 杰伊;领导力素质:让企业变得更卓越[N];经理日报;2007年

9 高娅娜;门头沟局队成功开发能力素质模型[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孙姗姗;中国企业CEO存在三大短板[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元勋;我国中级职业经理人的选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王丁;研发人员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武志红;中国公务员制度再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闻冠;创业人才的素质和识别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朱国文;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李黎;转型期事业单位正职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曹希绅;中国地质人才需求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孙Y

本文编号:2322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22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