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Abstract]:As the first-line workers of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ir own future development,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process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many bad factor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chang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weakening or even lacking,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worrying. It is clearly pointed out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of the State that education reform should be deepened and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strengthening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carry 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n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task to promote students to become talente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meet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in the new period. It is a problem that must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solved urgentl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elief, responsibility, value orientation and professional spirit of 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o-economy and culture, school education management, family education, studen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social cul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翠英;;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06期
2 鲁霏飞;;探析高职院校舞蹈选修课的教学困境和对策[J];艺术科技;2014年05期
3 唐骏;高职院校应重视创业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2年11期
4 马先南;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观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5 姚蕾;;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姚荣庆;屠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关系分析[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7 李晓芳;;论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年08期
8 于喜华;;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心理教育新问题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8年03期
9 刘小年;付瑶;曾恺;;提高高职教师人文素质之我见[J];高教论坛;2009年01期
10 安和生;;浅谈“订单”模式下学生干部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艳飞;;新建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顾伟;;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建设[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春霞;;如何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任焕茹;;打造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多元化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探索与实践[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李智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对策探析[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天明;王塞景;贺玉峰;;加强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周铭生;;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李俊卿;;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李俊卿;;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10 初源芳;;第一讲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胡庆平;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2 张世云;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N];安徽经济报;2002年
3 蒋月娥;家庭教育的新趋势[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胡玉顺;家庭教育父亲参与不够[N];中国妇女报;2002年
5 胡玉顺;家庭教育理论指导不够[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张勇;理性看待家庭教育的投入与回报[N];中国人口报;2004年
7 赵忠心;呼吁家庭教育法制化[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霍晓丽;家庭教育缺了什么[N];河北日报;2004年
9 记者 何琳娣;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N];吉林日报;2005年
10 叶阿炳;家庭教育不是“私事”[N];今日信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顺源;论高职院校“静”文化的缺失与回归[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2 吴俊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许艳;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冯倩倩;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5 叶雪;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路径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6 黄明礼;福建省高职院校跳绳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瑞静;廊坊市高职院校瑜伽课程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任运康;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晶;中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廖晨;基于正能量导向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42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4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