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大学生就业与现实需求的矛盾不断突出,而与此同时由心理、情感、精神问题所引起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遍关注。于是,无论是理论还是教育实践方面都在积极探索教育方式的变革。情感教育其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也得到较多的认可与实践。然而,纵观国内外有关情感教育的研究,其仍停留在初步发展和探讨阶段。就中国的情感教育而言,更多是停留在将情感教育理解为一种依附于传统教育中的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情感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等。 通过对国内外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发展的研究,笔者倾向将情感教育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系统进行研究,笔者所提出的情感教育理念不同于国内外传统的情感教育概念。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情感教育的归纳总结,创新提出“理智教育与情感教育构成受教育者完整的教育过程,与理智教育一样具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情感教育特征。其独立于基础教育、职能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等理智教育之外并与之并行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核心目的在于塑造受教育者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完整的精神。”这正是文章的创新之处,并进一步分析这种情感教育理念下的内容和特征,并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文章之所以提出这种情感教育的认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情感教育内容的缺失,情感教育体系不健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以理智教育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急功近利地去提升学生分数,德育、体育、美育都在智育的强势下被边缘化,从而导致受教育者对情感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文章通过对比国内情感教育实践内容,提出对情感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受教育者不仅要接受良好的德智教育,还要接受情感教育。文章提出情感教育应根据受教育者年龄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教师,设置相应的情感教育内容。文章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首先,推动情感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据情感教育的阶段化特征,研究不同阶段的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方式、情感教育评价机制等;其次,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确立高等职业院校情感教育的原则;再次,着重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情感教育的教育机制,为高等职业院校设置以专业为导向,以健全人格为特征的情感教育内容,同时还必须为之设立相应的情感教育教师,使之具备专业化的情感教育技能;最后,为了让情感教育落到实处,要为高等职业院校情感教育设置相应的情感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其中既包括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效果等内容的评估,同时也要以学生所获得的情感教育知识,以及情感教育能力为核心形成一系列评估机制,综合推动职业院校情感教育的发展,让受教育者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情感等方面综合发展。最终促进目前所实施的浮于形式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中惠;勾月;;近代欧洲绅士教育简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孟晖;;论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3 刘桂秋;;美国的“社会—情感教育”及启示[J];中国德育;2009年01期
4 刘淑艳;赵仕英;;论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5 马金凤;;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大众科技;2010年03期
6 王光松,吴润仪;柏拉图灵魂论浅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魏少敏;西方现代教育理论对大学教师的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陈丽影;对高校学生情感教育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张雅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刍议[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綦娜;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中的情感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毕玉芳;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对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的接受[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洁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谈新芳;化学教学中积极情感的作用及培养策略[D];苏州大学;2011年
5 吕雯慧;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研究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文杰;英国PSHE的心理学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子娜;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贾连庆;EFL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与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许孝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的本质观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孙婷;浅析“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2343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4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