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差异视角下高职学生适应性教育探索——基于常州高职园区5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调研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family background, such as family income,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family member structure,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to some ext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family background of student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ifficult students, an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freshman entrance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utors to help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organize collective activities of mass organizations, etc. To help students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ir surroundings, cultivate healthy psychology, master learning methods, learn to live collectively, consciously integrate themselves into team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in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learning adaptation, life adaptation, self-adaptation, etc. Train students'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D/2015/03/127)
【分类号】: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琳;;加强心理适应,做合格的大学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1期
2 黄辛隐;白大文;;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模式比较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卢永彪;吴文峰;;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心理适应[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4 刘东林;;应重视中小学教育衔接阶段的学生心理适应[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3年03期
5 银春;;你的心理适应力如何[J];学生之友(初中版)(中考);2009年01期
6 璞玉;;丈量你的心理适应度[J];小学生时空;2010年04期
7 银春;;你的心理适应力如何?[J];初中生之友;2003年Z2期
8 周奎英;教师的心理适应[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10期
9 朵朵;你的心理适应力强吗?[J];现代交际;2001年10期
10 陈青萍;维族大学生在汉族地区的心理适应[J];青年研究;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雯;张仁和;苏珍颐;;情绪与心理适应关系的跨文化比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大庆;;不同群体对离退休的心理适应[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3 周钦江;黄希庭;;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林玮芳;林以正;黄金兰;;心理区隔模式之测量及其与心理适应的关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陈依芬;黄金兰;林以正;;忍耐策略运用组型对心理适应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赵燕;丁雪辰;刘俊升;;青少年社交淡漠与心理适应的交叉滞后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卫东;;社会发展过程中上海老年人的心理适应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孟莉;岑坚;;高一学生学校心理适应的小组心理辅导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银娜;吴春霞;陈会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邓传忠;;中庸思维对拿捏行为与心理适应的调节效果[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晨光;入营新兵的心理适应[N];大众卫生报;2002年
2 张余康;莫让自卑困扰您[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王金凤(北京十一学校);家校互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陈素坤;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N];健康报;2004年
5 董少广;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吴彤、孙奇;濮阳支队引导新兵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N];人民武警报;2012年
7 魏立堂;发现 判断 处置[N];人民武警;2006年
8 肖方举(作者单位:四川总队达州市支队);强化心理素质提升部队战斗力[N];人民武警;2005年
9 蒲昭和;对病人“过分”照料无益于健康[N];工人日报;2001年
10 ;“跳级”是成才的捷径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霞云;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D];中南大学;2012年
2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丹;初一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情绪弹性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韩雪;护士同事支持、工作压力、心理适应、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沈洁;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项丽红;不同攻击/受欺负亚组儿童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适应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买力坎吐尔逊艾力;内地高校民考民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袁晓艳;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周岚;云南地区白族和回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彭丽娟;群体文化启动情境下,,流动儿童的文化身份认同及其对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孙晨哲;工读生弥补行为、自我宽恕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陶惠新;流动儿童双身份认同整合对认知偏向和心理适应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61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6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