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20-01-18 13:57
【摘要】:当今社会的突出矛盾是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大学毕业生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加,是由我国转型期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因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尤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加大的今天,不得不反思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方法。文章立足于上述现状,结合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先进办学经验,以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体系为核心,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家好;;内部教学诊改: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J];教育评论;2016年10期

2 李传刚;邵亭亭;;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11期

3 袁健斌;;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探索[J];科技展望;2015年16期

4 姚威;;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途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1期

5 莫倩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与维护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4年12期

6 刘晓欢;;培养制度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彭诗茸;;高等教育立交桥之学分认证机制初探[J];文教资料;2012年15期

8 薛伟;辛颖;王悦;;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森林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J];森林工程;2012年02期

9 侯长林;;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12期

10 胡庆芳;;课堂教学诊断改进系统的重建[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年16期

2 王永丰;刘宁宁;周恩超;;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探讨[J];职业技术;2017年03期

3 陈小姣;;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建设研究——以水利类高职院校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4 张永;刘云;;基于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的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06期

5 龚小寒;;关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年01期

6 段琼辉;李永;胡新岗;;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现状[J];科技视界;2017年01期

7 涂瑛辉;李铁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年12期

8 汪鸿;;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中国市场;2016年35期

9 袁静;;基于教学诊断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突破路径[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年04期

10 何波玲;隋菱歌;;校企合作创新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J];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生雨;管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年09期

2 李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V2.12a)分析与解读[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胡怡芳;;差异性比较——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年11期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年22期

5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3期

6 杨铁滨;薛伟;辛颖;;《森工机械与装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森林工程;2011年04期

7 黄欣;吴遵民;蒋侯玲;;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8 张王豆;;关于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认证支持体系的构想[J];继续教育;2011年05期

9 丁鹏;;学分银行: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的基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薛伟;辛颖;杨铁滨;邢涛;王俭;;基于现代林业发展的森林工程创新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J];森林工程;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2期

2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吕正东;简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9期

4 屈中正;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J];湖南林业;2005年04期

5 栾庆国;;浅论高职院校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朱吉顶;范国辉;;“4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4期

7 秦克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运行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8 郑文昭;;“1.5+1.5”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2010年05期

9 战欧;;新经济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J];吉林教育;2004年12期

10 吕亚平;校企合作,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卢晓春;李明惠;胡昌送;;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徐水;焦锏;侯俐;;关于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方案设计的思考[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6 黄玉芬;段宏毅;;高职《速录》专业“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曾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认识[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宋志生;时锦雯;;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祝益军;倪冬;叶翔;;浅谈数控厂的人才培养[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善庆;;政校企行在人才培养中的结合和对接[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2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刘敏 通讯员 张振亚;徐州工职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N];徐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康磊 通讯员 朱国辉;将人才培养嵌入企业“生态链”[N];长春日报;2010年

5 仲辉 柬林 赵s,

本文编号:2570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570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